第八七二章 离宫开府(第2/3页)

楚欢有些尴尬,不动声色挣脱郎毋虚的手,与众官员迎了郎毋虚回总督府,进了总督府,郎毋虚当下便将朝廷的旨意颁了下来。

按照朝廷的意思,抄获的财物以及粮草,立刻启程运送往京城,黄天易等一干叛乱要犯,反倒不必押送京城,令就地处斩。

所谓的就地处斩,当然不是秘密处死。

旨意倒也十分清楚,黄天易是首犯,要大张旗鼓举行一次斩首事宜,其目的,就是要让那些别有居心的家伙看一看,朝廷对于乱党,素来都是不会手软。

楚欢最关注的事情,乃是对于鬼方的处置,他在折子中已经对如何安置鬼方人做出了详细的建议,皇帝这一次并没有失望,关于对鬼方的安置,交由楚欢定夺,至若黄家在大祁蒙山附近的庄园,可以按照鬼方人的人头数目,给予划拨,因为楚欢在折子中提到了鬼方平灭黄家的功劳,所以皇帝更是下旨,免去鬼方三年的赋税。

鬼方上下不到两万人,就算划给庄园,面积也不会太多,相较于帝国千万百姓,区区两万人的赋税,不值一提,但是却显示了皇帝的皇恩浩荡。

袁崇尚从一开始就显得十分紧张,这次事件中,他犯下了欺君之罪,但是却也立下了功劳,他不知道如今喜怒无常的皇帝陛下会如何处置他。

等到郎毋虚将皇帝的处罚宣布之后,袁崇尚才松了口气,皇帝显然对袁崇尚还是网开一面,不过却也是罚俸两年,其总督之位也被剥夺,虽是如此,但是皇帝显然也明白安邑当前的形式,不宜调动袁崇尚,所以依然让袁崇尚暂代安邑总督之职,以观后效。

袁崇尚心下轻松之时,却也是对楚欢十分感激。

他在官场混迹多年,当然明白其中的关窍,楚欢并没有失信于自己,在皇帝的旨意中说的很清楚,袁崇尚虽然犯下大罪,但是安排妥当,部署周密,一举粉碎了天门道的阴谋,功劳甚巨,所以才会从轻发落,袁崇尚当然知道所谓的功劳甚巨,肯定是楚欢帮了自己一把。

只是旨意最后,却是让袁崇尚和楚欢等人有些吃惊,皇帝的旨意,楚欢尽快安置鬼方,此事一了,立刻返京述职,而清点黄家资财的事务,转交给户部左侍郎代为处理。

楚欢虽然有些吃惊,但是却并不反感,事实上他对于处理账务这等繁琐之事,实在没有什么兴趣,而且正如他之前所料,正要将黄家的资财彻底清理出来,那可不是一两个月就能完成的事情,黄家的资产遍及整个安邑道,如今还只是在清算太原这里的资产,此事繁琐无比,交给本就是出身于户部的郎毋虚,倒也是楚欢十分愿意的事情。

不过皇帝派来郎毋虚接管这些事务,倒是让楚欢有些惊讶,想来皇帝对郎毋虚竟是有几分看重,将如此要务交给他来打理。

郎毋虚自然也是掩饰不住满面春风,倒不是因为接下了肥差,而是皇帝的重用,让他十分的得意,需知他本是汉王党的人,甚至一度是安国公的心腹,但是后来却通过楚欢,转投到了齐王门下,如今安国公一族灰飞烟灭,汉王更是疯癫,郎毋虚却依然稳坐户部左侍郎之位,甚至得到皇帝重用,这怎能让郎毋虚不得意。

他不单得意皇帝的器重,更得意于自己的睿智,能够在最危险的时候,弃汉王转投齐王,郎毋虚只觉得自己的政治智慧当真是了不得,自己当初若是糊涂一些,现如今肯定已经跟着安国公陪葬。

郎毋虚本就是安邑道的人,此番回来安邑,算得上是回归故乡,郎家在安邑道算的上是一个豪族,虽然比不得黄家在安邑道威风八面,不过却也有些人脉,郎毋虚对自己能处理好楚欢留下的事务,那是充满了信心,而且返回故乡,却也有一种荣归故里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