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八章 盖印(第2/3页)

“本官还知道,在京城买一栋宅子,前后院,配上二三十间房间,连地带屋,位置还不差,也不过一千多两银子,这也没错吧?”楚欢不动声色问道。

窦易忍不住道:“大人到底想说什么,为何大人的话卑职听不懂?”

楚欢淡淡道:“窦大人怎会不懂?买一栋宅子,不过千两银子,如今修缮一处已经完整的同仁馆,却要耗费三十五万两银子,窦大人,这事儿是不是太玄乎了?同仁馆连地带屋都已经存在,只是稍加修葺,却要耗费如此巨资,本官实在不明白到底是怎样一个修葺法?如果不是在屋子外面镀上一层黄金,本官想不出这些银子该如何花?”

窦易脸色微变,道:“如何修葺,这是工部的事情,咱们户部用不着操心的。”

“如何修,用不着咱们操心,但是银子从咱们这里出去,如何花这些银子,咱们却是要操心的。”楚欢靠在椅子上,淡淡道:“三十五万两银子,何等庞大的数目,全都换成银锭子摆在同仁馆只怕也摆不下。”他抬起眼皮,看了窦易一眼,问道:“窦大人,你们核算同仁馆的修葺费用,是否算差了?要不要再好好算一算?”

窦易脸上再也挂不住,沉声道:“楚大人,你这话什么意思?是说卑职办事不利?”

“本官有这个意思吗?”楚欢反问道:“本官只是说这花费的银子有些不对而已。窦大人该知道,三十五万两银子,能够买多少大米,能够让多少百姓吃上饭?修一处行馆,三五万两银子就已经骇人听闻,几十万两银子,简直是开玩笑。”

窦易张了张嘴,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好不容易缓过神,平复了一下心态,才道:“楚大人,同仁馆乃是我大秦的外邦行馆,不是普通的房舍可以相提并论,那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大有讲究,万万不能以普通房舍的价值来衡量。”

楚欢笑道:“如此说来,窦大人不但在咱们户部当差,也还在工部当差?”

“大人何出此言?”

“若不是在工部当差,窦大人怎地对行馆的砖瓦如此熟悉,还说什么不同于普通房舍?”楚欢摸着下巴,悠然道:“难道我大秦还专门设有窑洞,用来单独烧制同仁馆的砖瓦?”

窦易本是耐着性子与楚欢说话,但是此刻却实在有些按捺不住,道:“大人,这工程银两,卑职已经核算出来,户部曹也已经核准,尚书大人也是知道的,大人还是盖上印章,卑职也好下去办差。”

楚欢冷笑道:“如此说来,这度支曹是窦大人做主,凡事本官不需要清楚,由你做主就是?”

窦易皱眉道:“大人的话,卑职当不起。不过以前杨彤杨大人在的时候,杨大人也不会过问太多,一切卑职处理,杨大人只需要盖印即可。”

“杨彤是杨彤,本官是本官。”楚欢声音骤然冷下来:“窦主事或许忘记了,如今度支曹,是本官在做主。本官觉着这账目有些不对,想要过问清楚,莫非不在职权范围之内?”

窦易见楚欢声音变冷,先是一怔,随即冷笑道:“如此说来,楚大人是觉着卑职差事没有办好?您说核算有误,是指卑职失职了?”

楚欢面不改色,道:“倒也不是这个意思。窦主事,本官初来乍到,刚刚主持度支曹,许多事情还不明了,或许真是本官孤陋寡闻了。不如这样,工部的人要花三十五万两银子,你让他们列出一份清单来,将各项开支的预算详细列明,本官倒是真想看看,这三十万两银子,到底是怎样一个用法,若是确实需要如此庞大的一笔数目,本官无话可说,定会盖印!”

窦易神色冷下来,道:“如此说来,今日楚大人是不准备盖印了?”

“本官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楚大人莫忘了,圣上下旨修缮同仁馆,扬我大秦国威,楚大人如果不盖印,工部便不能安排施工。”窦易神色不善:“真要耽搁了事情,咱们户部也脱不了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