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各国设计简史(之二)(第3/57页)

佛朗哥·阿比尼设计的路易莎扶手椅。

基诺·萨法蒂设计的灯具『光的雕塑』。

维科·玛吉斯特里提为卡西那公司设计的『卡利梅特』椅子(Carimate Chair)。

4.设计师与企业的密切合作

当人们注视意大利设计的时候,会发现一个突出的特点:与多数国家最引人注目的是个体的设计家不同,意大利的许多企业的名字,都出现在意大利设计的版图里,与明星设计师的姓氏熠熠齐辉。汽车公司菲亚特(FIAT)和乔吉托·乔治亚罗、打字机公司奥利维蒂(Olivetti)和马赛罗·尼佐里、家用电器公司扎努西(Zanussi)和基诺·瓦利(Gino Valle, 1923—2003)、灯具公司佛洛斯(Floss)和著名的卡斯提格里奥尼兄弟(Castiglioni Brothers,分别是:Achille, Livio, and Pier)、塑料制品公司卡特里(Kartell)和安娜·卡斯特里·费里丽、家具公司卡西那(Cassina)和玛利奥·贝里尼等一系列现代设计大师、家居用品公司阿列西(Alessi)和艾托尔·索扎斯等等,都是突出的例子,这些企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都对设计表现出高度的重视,并与重要的设计师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以至于人们只要在产品上看到“Made in Italy”的字样,本能地会相信它的设计和制作都是高水准的。意大利企业与设计师之间这种紧密的结合,是意大利产品称雄国际市场的重要原因。

这种关系的建立,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当时已经有为数不多的企业,例如制造金巴利酒的达维德·坎姆帕利公司(Davide Campari)、制造轮胎的皮列里公司(Pirelli)、生产打字机的奥利维蒂公司(Olivetti)等已经意 识到设计的重要性,开始聘请建筑师、艺术家为他们进行设计。到了1950年代,这一模式被企业界广泛接受,企业聘请专职设计师已形成风气。受益于意大利深厚的手工艺传统和对手工技艺的尊重,创新型的设计得以在现代企业中发展起来。应该说,如果没有企业提供的条件和支持,维科·玛吉斯特里提(Vico Magistretti, 1920—2006)、玛柯·扎努索等一大批意大利著名设计师恐怕不可能达到他们职业生涯的高峰;同样,如果不是设计师们提供的优质服务,企业恐怕还在抄袭或模仿陈年的样式,而无法获得市场的巨大成功,著名的“女士椅子”(Lady Chair, 1951)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轮胎公司皮列里聘请年轻的建筑师玛柯·扎努索采用公司的新产品——名为“Gommapiuma”的发泡橡胶设计家具,合作的结果就是这把成为家具经典的扶手椅。直至今日,意大利设计界与企业界之间这种合作关系仍在继续,并不断地得到加强。

有意思的是,虽然意大利设计师与企业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合作关系,但是与他们的外国同行们不同,意大利设计师通常都是以独立的设计顾问身份参加与企业的合作的。这样的独立身份,使他们能够尽量避免企业内复杂机构的干扰和阻滞,而且他们可以在多个不同的设计领域里大显身手。例如艾托尔·索扎斯在1959年参与奥利维蒂公司设计意大利第一台自行发展的计算机Elea 9003的同时,还在一些小艺术画廊里展出他设计的陶瓷作品。

5.设计师们特殊的教育背景

另一个很特别的现象是,大多数设计师的“设计”技能都是自学得来的,他们的教育背景有建筑、工程、视觉艺术,有些人是飞机工程师,有些人是赛车驾驶员,却偏偏鲜少有从“设计学院”毕业的。这是因为,意大利高等院校里的“设计”学科,直到1980年代才正式确立。长期以来,意大利的设计教育比较集中于少数几所学府,特别是工科型的米兰理工大学(意大利语:The Politecnico di Milano,英语: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Milan)建筑系,这种高度集中的设计教育模式也是意大利独有的。一代又一代意大利产品设计师、建筑师、时装设计师、汽车设计师都是从这个学院毕业的,因此,意大利的设计师往往很容易跨界,建筑师设计家具,产品设计师设计时装,平面设计师设计建筑,时装设计师设计汽车……比比皆是,没有人会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