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归来(十)(第2/3页)

“我没什么大志向,做个领兵的节度使就行了。好歹自由自在。我的结义兄长柴荣,应该能做个好皇帝,我可没打算跟他兵戎相见!”郑子明又笑了笑,托起父亲的胳膊,一边往下走,一边低声回应,“况且只要有他在,就没人敢打我的主意。”

“怕是人心……”石重贵犹豫了一下,非常不忍心地提醒。“二宝,帝王家,帝王家里向来没什么亲情。寡人两个字一出口,就是孤单单一个,从此,兄弟就全都成了臣子。”

“不怕,我还有沧州,沧州东边就是大海!”郑子明的回答依旧平静而坚定,仿佛早就准备好了退路般,无忧,亦无惧。“您放心好了,我说能保住您,就一定能保住您。”

“二宝你准备……”石重贵愣了愣,正打算再问,却看到李顺急匆匆地,从山下跑了上来。

“将军,五里外,出现了一支过路的骑兵。”正在另外一个哨位负责守夜的李顺儿,跑得满头大汗,远远地向郑子明行了个军礼,迅速汇报。

“先不忙叫醒兄弟们,随我去看看。”郑子明略作沉吟,然后低声回应。

“哎,哎!”李顺连声答应着,上前替他搀扶住石重贵的胳膊,“您尽管去,伯父交给我!”

“好!”郑子明冲他点点头,拔腿就走。刚走出十几步,陶大春已经握着佩刀和皮盾快速追了上来,“怎么了?顺子发现了什么情况?”

“没事,我出谷外看看。”郑子明摇摇头,笑着回应,旋即,又轻轻拍了拍陶大春的肩膀,“你继续歇会儿。”

陶大春没有说话,缓缓舒展自家手臂,然后,继续亦步亦趋。

郑子明无奈,只好由着他跟上自己的脚步。二人一前一后,向山谷口走了大约四、五百步,然后又向南拐出了二十几步,快速爬上了两棵油松,举目向正东观望。

一条红色的灯火长龙,迅速出现在二人眼底。有数百丈长,在宽阔的旷野中,高速向前爬动。人喊声,马嘶声,还有马蹄敲打地面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在漆黑的夜幕下,显得格外喧嚣。

“契丹人学聪明了,不再分成小队来到处撒网!”陶大春笑了笑,脸上露出了几分得意。

远处的敌军,规模至少在三千以上。很显然,契丹人汲取了前些日子被打得尸横遍野的教训,把队伍都收拢在了一处,不再给大伙儿下手之机。但草原这么大,契丹人越是收拢队伍,留下的空隙也就越宽。沧州勇士们只要应对得当,肯定有机会从两支敌军的缝隙中钻过去,然后一飞冲霄。

正开心地想着,耳畔忽然传来了郑子明的声音,“回去,把弟兄们全都叫醒。跟上这群契丹人,跟在他们身后走!”

“什么?”陶大春被吓了一跳,手一松,差点从树枝上掉下去把自己摔个稀巴烂。

“灯下黑,契丹人夜里赶路,咱们刚好偷偷地跟在他身后。有他们做掩护,咱们明天用不了天亮,就能赶到藏船的地方!”郑子明伸手捞了陶大春一把,同时迅速补充。

“好主意!”陶大春如梦方醒,旋即佩服得五体投地,“我这就去,亏了这群勤快的契丹人!”

按照他们原来的打算,大家伙儿在后半夜出发,借助夜幕掩护悄悄赶路。沿途还得提防被各部契丹武士听见马蹄声,不能跑得太快。即便顺利抵达辽河畔,也得是日出时分了。而现在,有一群免费劳力头前开路,大伙至少能早到河畔一个时辰。黎明前的黑暗,将成为最好的掩护,成功上船的机会大增。

二人心里都知道机不可失,因此动作极快。只花费了小半盏茶时间,就已经回到了自家临时营地,把勇士们挨个从睡梦中叫起来,带起战马、兵器和干粮,悄无声息地溜出了山谷。然后又如猎食的灵猫般,悄无声息地,缀在举着火把赶路的大队契丹兵马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