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乌鹊(八)(第3/4页)

一个土匪刚刚探过半边身体,就被几根长矛同时刺中胸口,惨叫着死去。另外单手持刀格挡,双腿陆续跨上墙头,却因为墙头过于狭窄,直接掉了下来。周围的乡民们砖头,木棒齐下,瞬间将此人砸成了一堆肉泥。

然而,却有更多的土匪,从不同的位置攀爬而上。一个接一个,前仆后继。终于,几名幸运的家伙,成功翻过了道观的院墙。飞身落下,钢刀扫出一片血光。

周围的乡民们不是对手,惨叫着后退。幸运的土匪们则大声狞笑,提着钢刀冲向大门。没等他们的嘴巴闭拢,几把宝剑飘然而至。却是站在三清殿顶的扶摇子看到情况紧急,特地又从别处调了道士赶来救援。一个对付一个,三下两下,将“幸运”的家伙们全部送入地狱。

又一波凌乱的羽箭从半空中落下,两名道士躲闪不及,身体上溅起了血光。几名乡民拖着长矛跑上前去救助,却被更多的羽箭在半途中射中,踉跄着先后倒地。他们咬着牙,艰难的在血泊中翻滚挣扎,却无法令痛楚减弱分毫。他们丢下长矛,伸出双手去拔羽箭,却无法令羽箭从自己的肢体上退出半寸。忽然间,有人嘴里发出一声悲鸣,双手僵了僵,长醉不醒。周围赶过来其他同伴流着泪蹲下身体,用手指替他合上圆睁的眼睛。

又有七八个“匪徒”翻墙而入,结伴扑向大门。道士和乡民们奋起阻挡,却被逼得手忙脚乱。单纯论武艺,每一个道士道童,都远好于匪徒。但只要两个以上的匪徒凑在了一起,攻击力和防御力就瞬间上涨了不止一倍。而四个以上的匪徒结阵前行,道士和乡民们就被杀得手忙脚乱,节节败退。

“常有才,常有志,你们两个带人顶上去。别管我,大门还没被撞开呢!”常婉淑急得两眼通红,大声命令保护自己的家将去对付翻入道观内的敌军。不能让对方继续向门口内侧靠近,在没有受到更多攻击的情况下,自己还能指挥乡民们,用香炉、香案等物,不断加固大门。万一给贼人杀到门口,乡民们必然会别溃散。两波贼人里应外合,三五个呼吸之内,便可彻底突破正门防线。

两名被点到的家将愣了愣,迟疑着不肯起身。他们的职责是贴身保护二小姐,而不是保护道士和乡民们。只要最后能带着二小姐杀出重围,哪怕整个道观的其他人全都死掉,他们也有功无过。反之,哪怕他们救下成千上万的人,最后也是百死莫赎。

就在此刻,一个胖胖的身影快速从他们眼前跑过。宁彦章拎着杆长枪,一边跑,一边头也不回地叫喊。“不要着急,我去。我那边没人进攻!”

说着话,他已经挡在了匪徒们面前。手中长矛左刺右挡,宛若一条刚刚醒来的蛟龙。

“当啷!”一把钢刀跟长矛接触,被直接挑上了天空。宁彦章武艺不算娴熟,力气却远超普通人。一招得手,立刻顺势横扫。雪亮的矛刃带着风声,在对手腰间扫起一团红烟。

“啊!”钢刀被挑飞的“匪徒”惨叫着后退,小腹处,伤口长达半尺,血流如注。另外三名与他结阵前行的匪徒见势不妙,只能彼此分散开,从三个方向朝宁彦章展开反击。宁彦章收回长矛,拨开一把钢刀。随即又斜向跨步,躲开又一次致命攻击。第三把钢刀很快带着呼啸声又至,他奋力拧身,同时朝着对方的小腹探出右腿,“呯!”在刀刃接近肩膀的刹那,将此人踢得倒退数步,满嘴喷红。

十七八个乡民挥着钢刀、铁叉和门栓冲上,将三名已经彼此失去联系的“匪徒”,乱刃分尸。宁彦章朝他们低声道了一个“谢”字,平端长矛冲向下一个战团。

双臂迅速前探,他将一名措手不及的匪徒挑上了半空。随即,迅速斜向跳跃,躲开了从侧面扑来的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