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霜刃(九)(第2/3页)

断壁下,立刻响起一片蛙鸣,高亢刺耳,甚至连水流声也给压了下去。转瞬,一艘挂着红色灯笼的大船,忽然从断壁下驶了出来,顺着水流,迅速奔向下游。

“跟上去!”郭允明低声断喝,拨转马头,借助星光的照耀奔向东方。众骑兵精锐们保护着马车,缓缓跟上。车轮在没有路的黄土地上,跳跃颠簸,车厢也随着山坡上的沟壑起起伏伏,悲鸣声不绝,仿佛随时都会散架。

终于,在马车被颠碎之前,大伙平安走下了断壁,来到了比发信号位置偏东四里远处,一个相对平缓的河滩上。(注1)

悬挂着红灯的大船已经停稳。由一根小儿手臂粗的缆绳,将船头系在岸边一块看似废弃多年的青石拴马桩上。船的右侧舷,则对正了一片年久失修的废栈桥。只要接上了人,就可以立刻解开缆绳,扬长而去。

“下马,李文丰,你点二十个人把马车拉上船。王修武带领其余弟兄四周警戒,待大船驶离之后,自行回去向韩将军覆命!”郭允明警惕地四下看了来看,继续发号施令。

被点到名字的两个都头齐齐答应了一声“是!”旋即分头忙碌了起来。眼看着马车已经被推上栈桥,大伙立刻就可以脱离敌境。不知为何,郭允明心中的不安的感觉,却愈发地强烈。

那是一种猎物即将坠入陷阱前最后的直觉,令他头皮隐隐发乍。虽然还不到三十岁,但是由于害人的经验太多,他对被坑害的预感也被磨砺的无比敏锐。“停下!”猛然抽出横刀,他迅速奔向马车,“船上是哪位兄弟,请露面打个招呼!”

“呼!”回答他的是一道刺眼的寒光。一把铁斧忽然从船头处飞起,带着寒风,直扑他的面门。

“啊——!”郭允明大声惨叫,迅速仰身于马背。眼睁睁地看见斧刃贴近自己前额掠过,溅起一串耀眼的殷红。

有股剧烈的疼痛包裹了他,令他几乎无法在马背上坐稳。但是,他却强撑着自己坐直身体,手举横刀,大声喝令:“夺船,夺船,无论如何,都把马车留下!”

不用他指挥,众精锐骑兵也知道前来接应自己的大船上出了问题。纷纷跳下坐骑,沿着栈桥一拥而上。

与此同时,十几名江湖人也咆哮着,从大船甲板冲向了马车。在狭窄破旧的栈桥上,与李文丰所带领的骑兵展开了殊死搏杀。

他们这伙人的数量,远远少于郭允明麾下的精锐骑兵。甲胄和兵器的精良程度,也远远不如。但是,他们却个个勇悍绝伦,宁死不退。短时间内,居然跟骑兵们杀了个难分伯仲。

“小肥——!小肥——!”那名用斧头偷袭了郭允明的汉子,没有参加搏杀。而是拎着另外一柄黑漆漆的铁斧,直奔马车的雕花木门。

“是瓦岗寨贼!放箭,放箭封堵车门,谁靠近就先射死谁!”郭允明一眼就认出了持斧者的身份,当机立断。“王修武,不要硬往栈桥上挤。带领你麾下的弟兄,取弓箭封堵车门,谁靠近车门先射死谁!!韩鹏,你过去砍断缆绳。宁可让他们落在契丹人之手,也不能让他们上船逃走!”

这几招,不可谓不毒。很快,就有十几名被堵在岸上无法上前厮杀的精锐骑兵,从马背上取下弓箭,围着栈桥向车门乱射,将持着斧头的六当家余斯文逼得连连后退。指挥使韩鹏则亲自拎着一把钢刀,来到拴马桩前,冲着缆绳用力猛剁。

“呯呯,呯呯,呯呯!”浸泡过油脂的粗缆绳虽然结实,却也挡不住百炼钢刀。才三两下,就一分为二。系在缆绳另外一端的大船“吱呀呀”,发出一声呻吟,顺着河岸,飘荡而下。

这回,栈桥上的江湖好汉们,可成了笼中困兽了。想退,身后是滚滚滚黄河。想进,前面是数倍于己的精锐骑兵。周围,还有二十几把角弓,引而不发,随时都可以让他们乱箭攒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