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月下夜话(第2/3页)

仁宝上师斩钉截铁的回答道:“就因为这些麦田,如果你的领地中只有牛羊和宝藏,我们还下不了这样的决心,就因为这里有大片的麦田,我们才决定扩大寺庙。”

铁心源点点头道:“您两位看问题看的很准,牛羊游走四方,麦田却需要固定在一个地方才能有收成。这里得天独厚,土地肥沃,是一个种植庄稼的好地方,随着土地开垦的越多,来这里的人也会越多。再加上两位准备在这里建造寺庙,信徒更是会络绎不绝的到来,两厢汇合之后,这里很快就会成为一座城池的。”

萨迦上师大笑道:“铁公子的雄心应该不只有这么点吧,在你的山脚下,就是哈密河,河边尚有更大的一片平原供你开垦,如果铁公子可以解决掉契丹人带来的威胁,这里将是一片立国的资本。”

铁心源笑道:“远景看起来不错,想要实现问题重重,契丹人有句俗话,契丹强大的时候,国土一寸不让,契丹虚弱的时候,一寸国土不让。想要从他们的口中拿走伊吾州,很难。”

萨迦上师笑道:“如果不难,这个世界上早就国家林立了。

当年的时候,我吐蕃战士将狐狸尾巴拴在脑后视为平生大辱,宁愿丢弃性命也不愿意在脑后拴一条狐狸尾巴。

如今呢?无数的头人贵族竞相把狐狸尾巴拴在帽子上以此来夸耀自己的富足。

契丹雄主说出气吞山河的话语没有半点的问题,可是,那些实力不济的昏聩之主说这些话就成笑话了。

哈密落在契丹人手上百年之久,他们除了收税之外,什么事情都不做,白白的浪费了这里的大好河山。

如今公子已经占据了清香谷,若无扩张的野心,到了最后一旦契丹人回到哈密,这里的一切都将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罢了。”

对于哈密,铁心源早就有计划,现在听两位上师说话,不过是想听一点特别的意见罢了,既然听不到更好的建议,铁心源就把注意力转向他们两人说话的方式上去了。

很奇妙,这两个老家伙说宋话说的一天比一天好,短短的六天时间,他们竟然能够引经据典了。

萨迦上师看出来了铁心源的疑惑,遂笑道:“家师龙赤哒噶避居宋国蜀郡二十六年。”

铁心源仔细的打量一下这两个家伙,他们的皮肤依旧很有弹性,虽然黑的如同煤球,眼角也只有两道浅浅的纹路,按照吐蕃人的面相来判断年龄的话,这两个家伙最多只有四十岁。

不过,对以多灾多难的吐蕃人来说,四十岁其实已经不小了。

很多吐蕃人过了三十岁,就被恶劣的气候,贫乏的食物,各种疾病折磨的如同六十岁的人。

“你们去过大宋?”

萨迦上师大笑道:“二十六年!”

铁心源痛苦的摇摇头,四十岁的人,在大宋生活了二十六年,这和大宋人还有什么区别?

怪不得这两个家伙对于顺杆爬这种事情干的水到渠成,让他有一种强烈的熟悉感。

“家师八年前圆寂在蜀中第一丛林大慈寺,圆寂前要我们回到吐蕃弘法,结果,事情没有我们想的那样好,没有一家寺庙愿意接受我们,也没有一个头人愿意让出一块土地给我们盖寺庙。因此,我们行走在荒原上,在佛家的光辉照耀不到的地方弘法,已经七年了。”

铁心源怜悯的瞅着这两个明显被他师傅蒙骗了的家伙,老家伙在大宋第一丛林大慈寺里享福二十六年,最后在幸福中死去,却把最艰苦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两个弟子。

大慈寺是什么地方?

地处于成都,始建于魏、晋,极盛于唐,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规模宏大、高僧辈出、世传为“震旦第一丛林”,玄奘就是在这里正式落发为僧的,又有蜀中第一福地之称。

成都府自真宗,赵祯两朝不闻兵戈,繁盛于一时,乃是大宋仅次于东京汴梁城的通都大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