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第4/14页)

回到办公室,魏东训把朱子华惦记《柳鹆图》和《西陵圣母帖》的事告诉了张乃光,张乃光自然是暴跳如雷,他爹啊娘的一通招呼,恨不得把朱子华的八辈祖宗都侮辱一遍。骂痛快之后,张乃光想出了一条计策,他拿出《柳鹆图》:“东训啊,你到琉璃厂,找个高手仿一幅。”

“什么?仿一幅?”魏东训迷惑不解。

张乃光也没有解释:“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云生腋下夹着几幅字画,撩开门帘走进荣宝斋后院的北屋,他把字画递给王仁山,搓着冻得通红的双手:“经理,这阵子溥大爷是真够勤快的,只要尺寸送到,准是提前交活儿,不拖着了。”

王仁山展开一幅,边看边说:“溥大爷是懒到家了的主儿,他能勤快?除非太阳从西边儿出来,头些年,有一回这位大爷愣给客人拖了一年半才交差,弄得你急不得、恼不得,我看溥大爷准是手头儿没得用啦,这才上赶着写写画画的,挣饭钱。”

“倒也是,物价涨得这么厉害,谁心里不肝儿颤啊。”

“这阵子给书画家的润笔别耽误,能早结尽量早结。”

正说着,张幼林走进来,他诧异地看着王仁山:“外边儿这么冷,你这屋里怎么还不笼火?”

“嗨,生火烟气大,我这些日子胸口老觉着憋闷。”王仁山撒了个谎。

张幼林半信半疑:“不会是卖炭的长了钱,你舍不得用吧?”

“瞧您说的,该用还得用,前边铺子里不是暖暖和和的?”

云生给张幼林沏上茶:“东家,您喝口水。”

张幼林嘘了嘘茶叶,抿了一口:“我说经理,你这茶不对呀。”

王仁山苦笑着:“今儿您老人家就将就点儿,涨价闹的买卖不好做,眼瞧着过了阳历年就是年关了,今年的‘官话儿’①还不知该怎么说呢,能省还真得省点儿。”

①官话儿:这里指年终给伙计们发红包。

“你这可有点儿小家子气了。”

“我也是没辙,法币再这么贬下去,前景可不妙啊!”王仁山忧心忡忡。

“躲过了初一,还有个十五在后头等着呢,唉,盼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

“东家,还有件窝心的事儿呢,我在心里憋了好几天了,魏秘书来通了个信儿,说张乃光想问问您,有没有意思出让《柳鹆图》和《西陵圣母帖》?”

张幼林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他盯着王仁山:“司法局的货款划过来了吗?”

王仁山摇摇头:“还没有,张乃光是个口是心非的东西,前些日子还答应得好好的,这两天又变卦了。”

张幼柿一拳砸在桌子上:“《柳鹆图》、《西陵圣母帖》,我张家三代人豁出命来保了几十年,没想到现如今成了祸害!”

宋怀仁提心吊胆地挨了些日子,当他差不多已经万念俱灰地再次来到司法局的时候,万万没想到,魏东训竟然没怎么刁难他就归还了《柳鹆图》和《西陵圣母帖》,宋怀仁喜出望外,他立即狂奔到保密局,上气不接下气地把字画呈给了朱子华。

朱子华得到这两件宝贝爱不释手,他把《柳鹆图》和《西陵圣母帖》展开,和北平地图并排悬挂在办公室的北墙上,仔细地欣赏着。

门外有人喊:“报告!”

朱子华身子没动:“进来!”

郑天勇走进办公室,他手里拿着文件夹递到朱子华的面前:“长官,这是一份逮捕令,请您签字。”

朱子华看也没看就签了字。

郑天勇合上文件夹,看了看《柳鹆图》,谄媚地问道:“长官,这真是那个皇上画的吗?”

朱子华点点头:“嗯,北宋的徽宗皇帝,这幅画传世已经八百多年了。”

“哟,那可值钱了,这书法呢?”

“更值钱,已经传世一千一百多年了,你看,这上面还有历代收藏家的收藏印,光皇帝就好几个,有南唐李后主的、明朝英宗皇帝的,还有清朝乾隆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