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第4/10页)

“幼林,一旦战争爆发,我们会亡国吗?”

张幼林沉思片刻答道:“不可能,我们有四万万人,有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任何侵略者都不可能征服我们!”

窗外一道闪光掠过,天边传来隐隐的雷声,张幼林起身推开窗户,他久久地凝视着黑暗的夜空,思潮起伏,直到东方微微泛白,才回到床上休息。

数月之后,1937年7月8日凌晨5点30分左右,张幼林被一声猛烈的爆炸声惊醒,他翻身坐起,片刻,炮弹的爆炸声夹杂着枪声已然响成了一片。

何佳碧惊恐万分:“幼林……”

“别怕。”张幼林把何佳碧揽在怀里,安慰了一会儿,两人起身下床,来到院子里。

只见西南方向的天空火光闪烁、浓烟滚滚,枪炮声更加密集,张幼林、何佳碧站在台阶上眺望,张小璐穿着睡衣从后院跑过来:“爸爸,是什么地方打起来了?”

“卢沟桥方向,还真让吴大帅说中了,日本人动手了!”张幼林语调沉重。三人站了一会儿,张幼林吩咐小璐:“你去换衣服,咱们到铺子去看看。”

王仁山已先于张幼林赶到了荣宝斋,他从后门进来,伙计们都起来了,正在收拾铺板、被褥,徐海吓坏了,他把枕头塞进柜子里,两次都滑出来掉到地上,王仁山过去帮他放好,徐海哆哆嗦嗦地问:“经……经理,这是怎么回事儿啊?”

王仁山摇摇头:“我也不清楚。”他看了看伙计们,大家都显得心神不定。

“那咱们还开门儿吗?”李山东问。

王仁山还没来得及回答,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李山东把门打开,几个学生站在门口,王仁山认识其中一个高个子男生,他叫于培楠,曾经是王仁山的邻居。

于培楠彬彬有礼地说道:“对不起,打搅了,我们是北平学联的,想买些文房用品,写传单慰问29军的将士。”

王仁山走过去:“请进来吧,到底怎么回事儿啊?”

于培楠边往里走边擦着头上的汗:“我们也是刚刚得到消息,日本人已经占领了回龙庙和平汉铁路的桥头阵地,现在29军的219团正组织敢死队往回夺呢。”

说话间,枪炮声又密集起来,王仁山告诉于培楠,需要什么你尽管说,他又招呼伙计们把手里的活儿都放下,先紧着备齐了学生要的东西。

于培楠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单子递给李山东:“都在这上面了。”

李山东接过单子看了一眼:“请稍等,一会儿就好。”

这时,张幼林和张小璐进了铺子,王仁山迎上去,给于培楠介绍:“这是我们东家和少东家。”

“您好!给你们添麻烦了。”于培楠依旧是彬彬有礼。

张幼林坐下:“别客气,用什么东西尽管拿,前方战事如何?”

“29军将士打得很顽强,拼着命也要夺回被日本人抢古的阵地……”

宋怀仁从荣宝斋后院的侧门进来,听见前厅里有说话的声音,他没进去,而是站在门外竖起耳朵仔细听着。伙计们把宣纸和笔墨备好了,于培楠问王仁山:“您算算多少钱。”

张幼林摆摆手:“什么钱不钱的,慰问打日本的国军,还能算钱吗?”

于培楠听罢,心情激动,他深深地给张幼林鞠了一躬:“张先生,我代表北平学联感谢您!”

“你们还有什么慰问活动?”

“下一步要发动北平市民组织抗敌后援会。”

张幼林一挥拳头:“好,荣宝斋也算一份儿!”

张小璐把同学们送到大门口,宋怀仁这才阴着脸走进来,他小声嘀咕着:“这打起仗来,往后捐钱、捐东西的事儿还多着呢,都算谁的呀?”

宋怀仁嘀咕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在场的人都听见了,王仁山微微一愣:“算铺子的呀,还能算你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