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章 友邦惊诧(第3/4页)

匈奴的大部分别部,都会选择随母姓或者以山川、部族或者其职务为姓。

这位使者就是来自名为瓯脱氏族的成员。

瓯脱在匈奴语言之中是居室、土穴的意思。

也可以用在某些边境地区的缓冲地带,用于形容当地的情况,意思是需要警戒和警惕的地方。

而瓯脱氏族就以此为名。

顺便说一句,假如,将瓯脱这个词语翻译成汉语。

那么,最准确的翻译是守望者。

瓯脱氏族,就是世世代代为单于守望和警惕某些重要地区的氏族。

其实,就是匈奴的斥候部队。

瓯脱氏族是匈奴最古老的别部之一,他们的历史能够追溯到头曼单于之前的时代。

而当代瓯脱王跟尹稚斜有姻亲关系。

尹稚斜死了,瓯脱王感觉还没什么。

但乌维的死,却深深震撼了这个匈奴的实权贵族。

而且由于汉匈数十年的交往,瓯脱氏族一直肩负着对汉地警戒、监视以及渗透,同时负责护送汉室使团前往匈奴单于庭的使命。

甚至早在战国时,瓯脱氏族就肩负起了与中原列国往来的使命。

所以,瓯脱就是匈奴内部为数不多的汉室通。

很多人都能讲一口地道的中国雅语,甚至还能与中国士大夫进行交流。

现在,这位副使,其实已经被主父偃所忽悠了。

他深深的觉得,主父偃说得对。

匈奴不能再跟过去一样,父子兄弟妻女同居穹庐,血缘关系混乱无比,而且上下秩序极为混乱。

有时候,一个部族的首领,也敢跟单于拍桌子。

这样的情况,在过去匈奴强盛时期,自然没有人敢质疑。

但是,在如今,经历了马邑和高阙两败后。

不止瓯脱氏族,无数的匈奴贵族,都已经在反思和反省自己的过错和得失。

不止一个人喊出了“向汉朝学习”的口号。

就连单于军臣,也开始调整了策略,开始重视工匠。

不久前,一个匈奴从大夏劫掠来的大匠,因为技术精湛,能够打造出宝剑和青铜马蹄,所以被单于封为了“径路王”。

意即宝刀的打造者!

连单于都如此,就更别提下面的人了。

许多人,甚至都已经产生了“汉朝制度就是好,匈奴之所以败给汉朝,就是制度上的失败”这样的想法。

这位副使,就是这样的思潮的支持者。

尤其是在来到了汉朝,进入了中国的核心关中后,所见所闻,让他在内心震撼之余,已然对匈奴的现有制度和传统,产生了深深的厌恶!

在他眼里,匈奴必须学习汉朝。

而且,必须照抄汉朝的整个体系,匈奴才有救!

尤其是,匈奴必须摒弃过去的那些腐朽落后的传统,拥抱文明!

这是很正常的。

所以,在一见面,这位匈奴副使,就用最正规的汉朝士大夫之礼,对主父偃恭身一拜,说道:“汉使,我听了您今天的话,深感赞同,今日匈奴之种种概因为匈奴习俗落后,惹怒上天,是以天神降下种种灾祸……”

游牧民的生活环境,十倍恶劣于农耕民族。

而且,他们的生命,比农耕民族要脆弱百倍。

中国灾荒之时,一般只要不发生战乱,同时政府给力一点,最多也就影响一两年。

但在草原上,一旦发生大规模灾害,常常死者不计其数。

很多部族甚至会一次性死光所有的老弱妇孺,哪怕是青壮,也会折损无数。

甚至整个部族彻底灭亡!

在以前,匈奴人将之推到了神明身上,认为是某某惹恼了神明,所以降下灾难。

各种各样的说法也层出不穷。

为了祈求神明息怒,所以匈奴人用人畜血祭。

但这并没有卵用。

现在,这位副使总算找到了原因,他自然是激动无比。

“而单于无道,不提倡德政,反用暴政,行种种荒淫之事,以至于友邦惊诧,两国交兵,生灵涂炭,这是我国的罪过,请汉使转告贵国皇帝,我与我国之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决定推翻军臣暴政,建立德政,然后,再与贵国修好……”这使者恭身道:“届时,若是事成,还请贵国皇帝派遣大臣和贵族,前来指导我国,建立同文同种之匈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