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2章 合纵(二)(第2/4页)

为了更好的弘扬自己的思想以及自己传承的先贤思想。

现如今这天下的知名学者,谁不是为五斗米折腰,捏着鼻子收下了一大堆,其实资质很一般,但就是家里有钱,愿意出钱的富商子弟为学生?

所以,不止是胡毋生,就是董仲舒,也其实昧着良心,捏着鼻子,收下了许多许多的商贾子弟为门徒,同时接受了大笔的赞助。

毕竟,诸子百家可以讨厌商人,但没有人能讨厌商人的钱。

没看到,连黄老学的巨头,黄生的清河学府,都开始出现了商人子弟的影子?

连向来清贵,不爱掺和俗务的黄老派都是如此了。

本就是在尘世中打滚的其他学派,自然无人幸免。

所以,董仲舒心里非常清楚,自己这位过去“贱为布衣,贫为匹夫,行正循义,了义好礼”的师兄,实则早已经被商贾的糖衣炮弹打的放弃了许多原则和底线。

因为他也是如此!

不然,那稷下学苑和颍川学苑的资金怎么来的?

他们师兄弟以及上百的弟子门人,是如何在这长安城里,住得高屋大宅,出入车马相随,锦衣联袂?

总不能就靠着那点博士官的俸禄和太学的津贴以及补助吧!

想到这里,董仲舒的心里其实是苦涩的。

若有可能,他根本不想要商人的钱,也不愿意接收那些资质残差不齐,品行也是高低不一的商贾子弟。

本来说好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结果,在现实面前,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在趋向于利。

就连当今天子,嘴上虽然不去谈论义利,但实则,所作所为,很多时候,都是盯着利益走。

有利可图,立刻就抛弃了嘴上的那一套,马上就去做,倘若要赔本的时候,则斟酌再三。

董仲舒甚至听说,如今的兰台尚书,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计算投入的得失与产出。

好好的国家,渐渐沦为利益的殿堂。

偏偏却又看上去正义凛然,仿佛神圣无比。

这真让董仲舒有些看不太明白!

胡毋生也是抬眼望了一言董仲舒,师兄弟两人都是尴尬的一笑。

“自元德二年,陛下行博士分级之制以来,天下博士在册已近四百……”胡毋生拿起茶杯,闻着香气,慢条斯理的道:“其中,八成为四百石、六百石及千石博士……”

这事情,听上去似乎与如今的石渠阁会议无关。

但董仲舒知道,恰恰相反,两者的关系非常密切。

通过博士官分级制度,当今天子实现了他最大的一个目标——打破权威和学术的垄断!

在从前,汉家博士,地位清贵,尊崇,受天下敬仰!

但现在呢?

长安就有一个笑话:当你站在大街上时,看到儒冠者路过,拿个石头砸过去,十之八九,必是博士。

这个笑话虽然夸张了些,但却也不无道理。

当今天子通过不断扩充博士的队伍,让博士这个头衔烂大街,直接导致了曾经公认的权威和学阀的标志——博士体系的崩溃。

更进一步引发了诸子百家内部的纷争。

在以前,那些小派系,小学派,要是敢唧唧歪歪,一位类似董仲舒或者胡毋生这样的博士站出来,足以一锤定音,让他们闭嘴!

但现在却不行了。

天下大小学派之中,哪个学派没有博士坐镇?

你是博士,他也是博士。

顶多就是你的级别比他高。

但想要说教或者让他低头屈服,纳头就拜?

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

正是因此,谷梁、思孟以及重民才得以崛起。

而在以前,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谷梁?思孟?重民?算那根葱?也敢与我口画圣贤之行?谈论义利之争?

思想有多远,给我滚多远!

但现在,人家不仅仅可以与董子、胡子谈论圣贤之行,口画天下大事,更可以据理力争,打着先贤的旗号,指点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