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傲娇的闽越世子(第2/5页)

相对来说,可能唐代的府兵均田制,更适合封建时代的需要。

可惜,刘彻对府兵制度和均田制度,一无所知,不然,倒是可以抄袭抄袭。

“辽东和和朝鲜的军屯计划,可以用来试验试验……摸着石头过河嘛……”带着这样的想法,刘彻在张家里里外外看了一遍。

总的来说,视察的结果非常好。

张大家里的仓储中,堆满了粟米和小麦。

厨房里整整齐齐码着一堆堆的柴火。

油盐酱醋,应有尽有。

后院的衣架上晒满了衣物,都是崭新的粗麻布衣,甚至还有一件用绢布做成的直锯衣。

刘彻看着,一直在心里狐疑着,到底少府做了多少手脚?

原因很简单,这一切都太奇怪了!

你想,张大家是受灾灾民,他们是租种的上林苑官田。

虽然刘彻是大手一挥,没有要他们多少租税。

他们的负担比起其他地方的农民,要轻许多,但是,这也太假了吧!

现在可是正月!

正常的农户家的仓储中不可能有这么多存粮!

老百姓又不傻……真有这么多粮食,他们早卖了,换了钱,去购置新衣,柴米油盐以及肉食——更重要的是,把卖粮的钱,攒起来。

上林苑虽好,但终究不是自己的家。

上林苑的土地虽好,但到底不是自己的。

说不定哪天,官府一声令下,就得迁出上林苑,去自觅生路。

根据绣衣卫的报告,上林苑中的百姓,普遍都会选择在丰收后,把粮食卖掉,只留下足够家人食用和来年的粮种,卖了钱后,他们会很小心的藏起来。

老百姓们的忧患意识,自古以来就很强烈。

尤其是受过一次破产,流离失所之苦的农民。

但是,闽越国世子骆郢却是看着这一切都惊呆了。

骆郢虽然自小就被送来长安,然后就被金丝雀一样的养在深宫。

但他却不是不识民间疾苦的贵公子。

许观一直以来,就教导他,闽越苦,闽越的百姓很苦,每年死于出海和饥荒的百姓,不知道凡几。所以,为了闽越国民,世子应当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将来回国,兴仁政,聚士民,强军国,然后南伐南越,东取东海,一统三越!

许观这样教育,本意是好的,希望骆郢将来回国后能成为一代明君。

甚至重现越王勾践的辉煌,称霸中国。

但问题的关键是,许观为了强化骆郢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只顾着强调闽越穷、闽越苦,必须要南取南越,东收东瓯,才能让闽越百姓过上好日子。

从小就在许观这样的强调下长大的骆郢,自然而然的,就会不自觉的产生一种“孤是闽越希望”“一定要带领越人过上好日子”的想法。

虽然可能等到骆郢回国后,即位后,这种中二想法会深埋心底,甚至彻底忘记。

但,在中二期的时候。单纯耿直的少年,还是一厢情愿的认定,自己负有带领越人子民过上幸福生活的使命。

这也是东方式君主大多数情况下的普遍想法。

东方的君主,上要对天地神明祖宗江山社稷宗庙负责,下要对黎庶臣民的幸福安康负责。

哪怕是暴君,也需要仁义道德来遮羞,也要讲爱民如子,也要说祖宗宗庙如何如何。

此刻,见到汉朝一个普通农民,还是一个受灾后流离失所,不得不来到天子皇庄里寻求庇护的灾民家庭,居然是仓满米,足用度,全家老少每天都吃的饱饱的。

骆郢的心中就不禁有了触动。

“孤回国即位后,也要学汉朝,起宫苑,作这皇庄,收容难民,救济孤寡,抚恤士卒……”骆郢在心中暗暗发誓着。

人类天生就有着强大的学习和模仿能力。

见到好的,有利于自己的事情,人们不由自主的就会去学习、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