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堂堂勇将(第3/4页)

赵云在这件事情上的闪光亮点,是两个“非凡”。非凡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

一是赵云非凡的政治见识。你想,七年前刘备三顾草庐,诸葛亮在隆中对策里,已经建议刘备拿下益州。主要理由是什么?就是《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所说的:“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统治益州的刘璋昏庸软弱,人口众多地方富庶而他不知道关心爱护,具有智慧才能的人士都想得到一位英明的领导人。好了,现今新的领导人来了。一来就下令把老百姓的田产、房产,全部夺过来分了,而且一分钱不花,空手套白狼,直接霸占,这能算是英明君主领导的政权吗?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吗?如果还想在益州得到民众的拥护,如果还想完成“兴复汉室”的政治大业,这种土匪行为就绝对不能干!赵云的话,实际上已经把问题提高到政治的高度来认识——我们是什么性质的政权。显然,他在胜利面前,并没有被冲昏头脑,头脑依然保持高度的清醒,而且具有远见卓识。

二是赵云非凡的政治勇气。他敢于站出来说上面这段话,需要的勇气,并不比在战场上玩空城计的勇气小。为什么呢?战场上那是针对敌人,人际关系很简单,只要不怕死就行,最多不过二十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然而朝廷上这是针对同僚,甚至是地位比自己高的同僚,人际关系非常复杂。别人一心想发财,当地主又当房主,你却公开站出来断了人家的财路,今后怎么相处呢?别人难道不会孤立你,把你边缘化吗?在一个群体当中被孤立,滋味好比钝刀割肉,那是好受的吗?因此,整个蜀汉朝廷衮衮诸公当中,别人都对此不表态,就很可理解了。别人都世故,都圆滑,都会做人呀!但是,赵云就不是这种八面玲珑的不粘锅,他敢说敢当,问心无愧,因为这是出于公心,为蜀汉的发展大局考虑。可见这位赵子龙,是一个具有非凡政治勇气的人,而不是眼看别人做事不地道,却昧良心跟着别人大捞一把同流合污的小人。

在军事和国事两方面都一心为公,勇于承当,毫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不要说在蜀汉,就是在整个三国的名将当中,赵云赵子龙也是非常难得的标兵模范。

赵云针向君主直言进谏的英勇,还充分表现在另外一件事情上。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事?他又有什么样的英勇表现和闪光点呢?

第二件事,发生在七年之后。章武元年(221)秋天,刘备准备出动全国的精锐兵马,进攻孙吴,目的是为死去的关羽报仇。这是蜀汉王朝命运攸关的头等大事,按理说,应当先在朝廷中进行充分讨论和周密考量。但是,这时的刘备,情绪激动,怒火冲天,就连丞相诸葛亮,也都不敢出面劝阻。据上面提到的《赵云别传》记载,关键时刻,又是赵云,站出来对刘备直言进谏说:“我们要消灭的国贼是曹操,而非孙权。先消灭了曹魏,孙吴自然会来服从。现今曹操虽死,他的儿子曹丕,却篡夺了汉朝的皇帝权位。我们应当顺应民众心意,尽早北伐曹魏。北方有正义感的民众,必定会踊跃支持我们。所以不应当放过曹魏,先去进攻孙吴;如果战端一开,势必就难以迅速收兵了!”客观而论,赵云这番话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同“攘除奸凶,兴复汉室”的宏伟政治目标相比,伐吴报仇的举动,肯定处于次要的地位。但是,这一次的刘备,完全失去了以往从善如流的风度,把赵云逆耳的忠言,当作一阵耳旁风,径自启程,东下三峡去也。

赵云这次直言进谏,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他的表现依然具有闪光点。具体来说,是三个“非凡”。

第一个非凡,依然是非凡的政治见识。“兴复汉室”的既定政治目标,在重大胜利面前他没有忘记,在重大挫折面前他同样没有忘记。他在政治上始终保持的清醒头脑,就连号称政治家的刘备,也比不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