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国家的诞生(第3/11页)

[5]

纳扎尔巴耶夫真是快人快语,他认为美国支持苏联瓦解的行为,对此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他向贝克吐露道:“叶利钦曾对全世界说,他已经致电布什总统,并且布什总统随即对他的做法表示支持。如果情况确实如此,我只能说,既然布什总统在全世界都备受尊重,那么,他是否应谨慎表态呢?总统先生是如何看待他们这种举动的合法性呢?这种行为符合宪法规定吗?今年8月,美国政府的反应很清楚。而美国的观点对大家都很重要。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叶利钦试图借助布什总统使自己的行为变得合法。”[6]

贝克向纳扎尔巴耶夫保证,布什仍然是中立的态度,既不支持叶利钦,也不支持其他总统。美国国务卿后来回忆,尽管纳扎尔巴耶夫很明显因为最初被排除在别洛韦日峰会之外而感到受到了伤害,但他还是准备不再追究此事。他对来访的美国客人说:“他们都道过歉了,事情已经过去了。”他们指的是叶利钦、克拉夫丘克和舒什克维奇。现在他完全赞成成立独联体,他正在竭尽所能地说服其他中亚总统也加入独联体。他告诉贝克:“这次我又必须充当一名消防员了。我不得不把他们团结起来。”他这番话指的是《别洛韦日协议》签署后掀起的政治风暴。

中亚领导人愿意加入独联体是基于一个重要条件:他们将被视为独联体的创始人,各位参与者将重新签署全部的协议。纳扎尔巴耶夫还希望4个拥有核武器的共和国能就核武器管控问题单独签署一项独立条约。这样的话贝克听起来一定很悦耳吧!他回忆说:“当我凌晨3点回到房间时,我觉得和纳扎尔巴耶夫一起度过的三个小时,是我迄今为止最美妙的时光。”贝克希望纳扎尔巴耶夫能成功,就像他第二天在明斯克对舒什克维奇所解释的:“中亚和斯拉夫共和国结成联盟,中亚各国可以成为连接东西方的桥梁,还可以成为阻止激进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安全缓冲区。”[7]

尽管美国人因为核武器和激进的伊斯兰教信徒的原因,愿意让斯拉夫独立国家联合体扩充至中亚,可是中亚领导人想要加入《别洛韦日协议》的动机要复杂得多。核武器只是纳扎尔巴耶夫的问题,激进的伊斯兰是影响中亚国家作出决定的因素之一,大多数中亚国家的领导人也是前共产党领袖,他们思考的中心问题是俄罗斯。过去,他们和莫斯科的关系是从属和依附,虽然现在他们渴望结束这种关系,但是,他们还不能完全终结这种关系。

12月7日,贝克到达阿拉木图这天,纳扎尔巴耶夫在主持一项市区群众的集会活动,以此纪念两个事件:其一,一天前共和国议会刚宣布了国家独立;其二,这天是1986年12月16日、17日在阿拉木图爆发的反政府抗议活动的5周年纪念日。当时哈萨克族青年人参加了抗议活动,他们高喊着民族口号,向前行进——这是苏联内部民族关系日渐紧张的最初信号。这些年轻人主要是阿拉木图高等学府的学生,他们冲上街头抗议莫斯科当局任命一位俄罗斯族人来担任哈萨克斯坦的党政一把手,该职位曾属于哈萨克族人。戈尔巴乔夫任命盖纳季·科尔宾是为了铲除和勃列日涅夫关系密切的党内高官以及他们腐败的管理。

为了使自己能够控制住各个加盟共和国和地方精英派,戈尔巴乔夫主要依靠来自莫斯科的党内干部。1年前,他把叶利钦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调至莫斯科,从效忠于勃列日涅夫的维克托·格里申手中接管了莫斯科。20世纪70年代,科尔宾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曾是叶利钦的领导,现在,他从原来的伏尔加河畔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市第一书记调任至哈萨克斯坦。在戈尔巴乔夫的提携和帮助下,这位“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的黑手党”在一个急需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革的国家,完成了铲除腐败和巩固总书记权力的双重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