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帝国(第3/9页)

在开幕式上,来自乌克兰的代表尤金·谢尔巴克朗读了乌克兰独立宣言的俄语译文。他事后认为这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然而,当时他紧张得快说不出话来。一向忙碌的议院忽然沉默至极。他觉得议员的脸色开始变得苍白。戈尔巴乔夫满脸涨红,起身离开了大厅。戈尔巴乔夫忠诚的顾问梅德韦杰夫在日记中写道:那天来自共和国的代表们“异口同声地要求独立,完全无视中央和苏联体系的终结”。

苏联的支持者们提出了预警。坐在谢尔巴克旁边的索布恰克走上讲台,发表陈述:“在民族独立的外表下,他们实际上想要换个面孔,继续维持共产主义体制。”他宣称他所目睹的事情是疯狂的,因为苏联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其解体将导致核武器管理的混乱。另一位代表团成员、莫斯科市副市长谢尔盖·斯坦科维奇也表达了自己的意愿,他希望乌克兰的朋友不要以民主之名搞破坏。俄罗斯道德权威德米特里·利哈乔夫院士宣称,苏联毫无约束地瓦解将导致边界战争。[7]

叶利钦阵营的许多人并没有把乌克兰独立看作是针对衰弱的中央政府的行为,反而认为这件事在民主俄罗斯的背后捅了一刀,民主俄罗斯在与共产主义巨人的角逐中已经胜出。此外,因为莫斯科权力的突然转移,出现了数日前难以想象的局面。到目前为止,俄罗斯仍然站在反对中央政府的最前线,和波罗的海国家携手共进,抢在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大多数苏联加盟共和国之前颁布法律,宣示主权。如今,俄罗斯差不多取代了中央政府,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任务——该拿苏联怎么办?

当索布恰克、斯坦科维奇和利哈乔夫一起努力,企图在苏联议会上拯救苏联时,叶利钦已经命令他的新闻秘书、从经济学转行到新闻业的42岁的帕维尔·沃夏诺夫准备一份声明,声明的大意是:任何共和国如果打破在苏联框架下与俄罗斯的关系,俄罗斯有权提出领土诉求。这与两天前面对波罗的海国家独立所采取的政策截然相反。沃夏诺夫事后回忆,在处理俄罗斯和其他加盟共和国的关系问题时,叶利钦急于“羞辱戈尔巴乔夫”,因为后者未能把各个共和国笼络在一起。可是,让他恼羞成怒的是,俄罗斯总统很快发现自己所处的情况和戈尔巴乔夫是一样的。沃夏诺夫回忆说:“俄罗斯总统很受伤。那时的想法是要‘暗示’谈判各方——‘就像你们看到的那样,叶利钦可不是戈尔巴乔夫。’”乌克兰宣布独立以及迈向独立的进程迫使俄罗斯方面要尽快发表声明。[8]

沃夏诺夫依令行事。总统声明起草完毕后,他在电话里向叶利钦读了一遍声明。对外发表的声明内容如下:“俄罗斯联邦政府并不质疑宪法赋予每个国家及其公民的自决权。可是,边界问题是存在的,只有建立同盟关系,并且签署适当的条约,才能允许边界问题被搁置。协议一旦终止,俄罗斯保留提起修改边界的权力。”声明并没有点明俄罗斯可能会和哪个国家发生边界争议,但是,当沃夏诺夫在记者招待会上被问及叶利钦考虑的是哪个国家时,他指出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他后来回忆说,争议地区包括以前曾属于俄罗斯的领土: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和顿涅茨克,格鲁吉亚的阿布哈兹和哈萨克斯坦的北部地区。[9]

事实上,克里米亚是唯一在20世纪50年代从俄罗斯划出去的地方。领土的交割发生在1954年,当时为了纪念莫斯科将哥萨克人居住的乌克兰地区纳入其保护国满300年,克里米亚由莫斯科交给了乌克兰。那时生活在克里米亚地区的20万土著鞑靼人已经流亡,留下来的居民大多数是俄罗斯族后裔,但是克里米亚半岛从地理上和政治上来说,却属于乌克兰。当时莫斯科中央政府的决策者认为克里米亚的割让是有意义的,俄罗斯和乌克兰当局也持相同的态度。然而,在沃夏诺夫的争议领土名单上,克里米亚是个例外:因为其他地区从未属于过俄罗斯。东乌克兰的顿涅茨盆地就属于这种情况;阿布哈兹地区也是如此,在苏联时期它曾在形式上独立,或是作为格鲁吉亚的一个自治区域。哈萨克斯坦在20世纪20年代成为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30年代加入苏联,没有领土曾经正式地从俄罗斯划入到哈萨克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