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复兴(第4/10页)

[11]

8月22日戈尔巴乔夫回来的这天,在莫斯科就发生了重大集会示威活动。就在那天,示威的人数急剧增加,支持民主改革的自由主义者加入了集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冲突最激烈的时候没敢出来,寻求冒险和刺激的城市青年也加入其中。烈酒唾手可得,集会者因此变得更难以掌控。控制示威活动的人来自莫斯科市政府,他们都是政变期间热情支持叶利钦的人。他们成功地阻止了越来越多的激进人士涌向有神枪手守卫的克格勃办公大楼,他们提议:推倒苏联秘密警察的创立者费利克斯·捷尔任斯基[原苏联党和国家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全俄肃反委员会主席、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等职。克格勃的创始人。]的“铁人费利克斯”塑像,塑像矗立在克格勃总部前的卢宾卡广场上。这个策略生效了。[12]

那天日暮时分,美国大使馆前往克格勃大楼的工作人员目睹了当时的场景。他们中有个人告诉示威者自己是美国人,之后他才能够穿过人群,来到广场中央,得以在第一排看清整个事件经过。起初抗议者企图用卡车推倒塑像,但是莫斯科当局告诉大家塑像实在太重了,让大家等起重机开过来。如果塑像倒掉的话,可能会砸烂地面,破坏莫斯科的地铁。警告见效了,几小时后克虏伯起重机运走了塑像。

美国外交官向华盛顿报告:“在午夜前,最后的螺栓被拧断了,起重机已经就位,把塑像连基座一起提了起来。当塑像被连基座一起吊起时,人群爆发出阵阵欢呼声,他们喊着‘打倒克格勃,打倒苏联,打倒刽子手’。在事件的整个过程中,三幢克格勃大楼一直漆黑一片。每当办公室的灯亮起时,人群就指向它,大声喊叫,直到灯光熄灭为止。集会者说:‘他们害怕我们。’”当夜没有骚乱,也没有发生重大事故。[13]

8月23日的黎明如期而至。叶利钦的副官们好像掌控了集会人群,他们已经意识到了,此时此刻示威者发挥着重要的政治作用,所以他们并不急于送这些人回家。他们警告集会人群,强硬派准备向白宫发起新的进攻。即将在数小时内被任命为国防部长的沙波什尼科夫元帅为了应对谣言,命令空军保持高度戒备状态。与此同时,有一群人聚集到了彼得罗夫卡广场的警察局,胆大的人已经开始翻越大楼周围的铁栅栏。要是拥有武器的话,一场骚乱即将发生。此外,管理警察局的最高权力机关也没有到位:内务部长普戈已经自杀身亡,戈尔巴乔夫任命接替其职位的人选,遭到了叶利钦的反对,而叶利钦提名的人尚未得到戈尔巴乔夫和共和国其他领导人的认可。局势很可能会失控。[14]

反对政变、深得民心的莫斯科市政府掌控着局面,就像它在前天晚上的做法一样。避免局势失控的一个方法是让群众把注意力转向离警察局只有几公里远的苏共总部。市政府的一位官员对集会的人群说:“市长需要你们的帮助,大家都去苏共中央吧。”许多示威者很不高兴,因为他们差不多就要控制警察局,拿到武器了,但是集会中大多数的莫斯科人一直把共产党视为权力的象征和源泉,所以他们遵从了召唤。

虽然集会人群最初发泄的目标——克格勃和警局,已经直接或明显地卷入了政变,然而,苏共的领导层从未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但苏共仍然是一个更大的战利品。抗议者反对的不仅是政变当局,他们还反对苏共领导下的苏联。在过去的几年里,反党标语动员莫斯科人参加集会,举行示威活动,现在他们的做法正是莫斯科市政府所希望的。人群朝着苏共中央大楼所在的老广场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