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日月当空,拨响内乱之弦(第3/16页)

李治每次回到昭仪宫,总是习惯性地先到小女儿的床边去看望爱女,他掀开被子一看,女儿的肤色青紫,脖子上有被掐过的手印,已经死去多时。这时,武则天回来了,她看到这样的情景立刻嚎啕大哭起来。李治问身边的人是怎么回事,侍从说:“刚才王皇后来这里逗小公主玩,她走后就没有别人来过了。”李治勃然大怒说:“皇后怎么能把朕的女儿杀死,这个毒妇!”武则天于是借机哭诉王皇后的罪过,王皇后百口莫辩,无法解释清楚。

李治在盛怒之下萌生了废掉王皇后的想法,想要立武则天为皇后,但是长孙无忌等大臣强烈反对。这时,开国功臣李勣给李治出了个主意,说皇后的废立是皇上的家务事,没有必要和大臣们商量,李治听了之后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与此同时,李义府和许敬宗等人也在朝廷大臣中间大造舆论支持武则天。所以永徽五年(654年)十月,李治正式下诏废掉王皇后,并在六天后,正式立武则天为皇后,举行了盛大的册后大典,李勣在太极殿主持册后典礼。武则天身穿华丽的皇后礼服在肃仪门的城楼上接受文武百官和外国使节的朝拜,出身低微的武则天终于在第二次进宫时得宠,成为了令天下俯首的大唐皇后。

先发制人,大肆杀戮除异己

武则天如愿当上皇后,开始大肆消除异己,她的利剑首先指向了后宫。在后宫中,她要对付的主要敌人就是已经被废黜的王皇后和已经被打入冷宫中的萧淑妃。但她依然不放心,要把这两个人置于死地,让她们永远失去翻身的机会。

王皇后和萧淑妃二人被安排在太极宫的一个清冷的院落里软禁起来,关押她们的小屋门窗紧锁,就像一个黑牢,只在墙上凿了一个洞,每天把饭从洞里递进去,再把空碗从洞口拿出来。这种暗无天日的生活简直生不如死。正当这两个人绝望的时候,唐高宗李治的心中又起了波澜。李治在册立了武则天之后,忽然觉得对不起陪伴自己多年的王皇后和萧淑妃,毕竟一日夫妻百日恩,王皇后嫁给他已经十几年了,萧淑妃给他生育了三个儿女。所以想来想去,李治觉得良心上有些不安,对她们产生了怜悯之情。

某一天,李治不知道是旧情复燃,还是鬼使神差,来到了关押王皇后和萧淑妃的院落里,他看到环境如此恶劣,温柔多情的那一面表现出来,不由得心酸落泪,对着洞口喊道:“皇后?淑妃?你们在吗?”不一会儿,从洞里传来凄凉的女声,语气十分哀怨地说:“陛下,妾等现在已经是宫婢,不是什么皇后和淑妃了,怎么受得起这样的尊称。”李治听后,眼中含泪,陷入了沉默。王皇后和萧淑妃见状,心中涌起了一丝希望,于是改了口气,哀求道:“陛下,如果您还念及昔日的恩情,把我们放出去重见天日,我们一定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并请您把这个院子改名为回心院。”

此情此景,和当年武则天与李治在感业寺再次相见的场面是何等相似。那时,武则天也泪眼婆娑地拉着李治说:“如果您念及昔日恩情,让我走出寺院,回到您身边,我甘愿一辈子伺候您。”一样的情景,换了不同的主人公。面对这样悲切的请求,李治也像当年一样动了恻隐之心,对王皇后和萧淑妃说:“朕会马上安排的。”然后就走了。

武则天在李治身边没少安插眼线,所以李治私会王皇后和萧淑妃的事情,很快就被武则天知道了。武则天心中不寒而栗,如果让她们得到这次机会,卷土重来,谁知道她们日后会不会报复自己,再次取代自己的位置呢?武则天绝不容忍事情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她马上去找李治,对他说:“陛下,听说您去见了王皇后和萧淑妃,您这么做非常不妥当,现在我刚刚当上皇后,她们也刚刚被废,无论是朝廷还是后宫都还处于狐疑的状态之中,一切都还不稳定,有可能再起波澜。如果您轻率表态,好像是旧情复燃,那别人会怎么看我们?大臣们会觉得您软弱善变,您得到的胜利成果很可能会付之东流啊,还望陛下三思。”李治听了之后,也觉得自己的做法不妥。他从心里可怜王皇后和萧淑妃,但是作为皇帝,他更要为江山社稷考虑,不能儿女情长。于是,他对武则天说:“不如杀了这两个人吧,一劳永逸,不留后患,可是我不方便出面,就由你来处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