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逐鹿中原,天朝初建的历史博弈(第2/13页)

随着隋炀帝越来越残暴不仁,他的猜疑心也越来越重。有一次,李渊因病没能去参加朝会,隋炀帝便问李渊的外甥女王氏:“你的舅舅怎么迟迟没到?”王氏回答说舅舅患病在家,隋炀帝竟然说:“他病了?病得快要死了吗?”这口气仿佛在盼望李渊赶快死掉。李渊听说后,内心十分恐惧。因为那段时间民间正在盛传“李氏应为天子”,受到嫉妒心的驱使,隋炀帝开始对李姓家族发难,朝中的一位李姓大将军因为这个原因受到怀疑被满门抄斩。李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走投无路被逼去瓦岗寨起义。李渊为了自保,开始收受贿赂、沉迷酒色,使隋炀帝逐渐放松了警惕。

大业十一年(615年),李渊调任山西,到达龙门时,遇上了农民起义。李渊率兵击败了农民起义军,收编了数万余人,军力大增。第二年(616年),他升为右骁卫将军,在突厥侵犯边塞时,隋炀帝让他和王仁恭一同守卫边塞。

对于李渊来说,他不仅拥有超越旁人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基础,还控制着山西中部的很大一片区域。但是,在群雄逐鹿中原的混乱形势下,他却没有马上采取行动。其实,李渊是一个深谋远虑并且野心勃勃的人,他早就对隋炀帝的暴虐统治心怀不满。当他在山西的前几年里,也就是农民起义刚刚开始爆发的时候,就开始产生了取而代之的想法。但是当时他还没有自己控制的地区和军事力量,所以不得不对隋炀帝谦卑顺从。当他成为晋阳的留守,拥有了自己的领地后,就如同雄鹰迎来了一阵好风,于是展开丰满的羽翼,凭借风力,准备一飞冲天。

晋阳起兵,问鼎关中

大业十三年(617年),起兵反隋的人越来越多。晋阳作为军事要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这里兵力充足、粮饷丰沛。当时有一支人数多达十几万的农民起义军,队伍在晋阳的南部安营扎寨,使得上党、西河、京都的道路断绝,并多次打败隋军。

李渊恰好在那一年被任命为晋阳留守,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他巧施妙计,最终打败了起义军。在这之后,晋阳一带的官僚地主、富商豪士,以及晋阳令刘文静、晋阳宫监裴寂、右勋卫长孙顺德、右勋侍刘弘基、左亲卫窦琮等人纷纷前来投靠李渊父子,使他们在晋阳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此时,隋炀帝所在的江都被孤立了,隋王朝的统治已经奄奄一息。李渊有四个儿子,次子李世民那年刚满十八岁,他是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人,一直都在积极地反对隋炀帝的暴政,平时很乐于和有才能的人结交,拥有很多朋友。晋阳令刘文静便是其中一个,他十分看重李世民的才干。刘文静跟李密是亲戚,在李密起义之后,隋炀帝便下令捉拿李密的亲友,刘文静受到牵连被革职关在监狱里。李世民前去探望时,刘文静语重心长地对他说:“现在天下大乱,正是打天下的好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李世民回到家后,想到大势已去的隋朝,又想了想刘文静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心里便有了起兵的计划。李世民很想如实告诉父亲,但是又有些担心他会反对。恰巧此时,突厥进攻马邑,李渊派兵抵抗,却屡屡败北,一旦此事被隋炀帝知道,李渊一定会被兴师问罪。李世民抓住这个机会,将自己起兵反隋的计划告诉了李渊。李渊听后大吃一惊,连连摇头,脸色苍白地说:“你怎么敢这么想,这可是大逆不道啊!”李渊再三叮嘱儿子以后不要再说这样的话。

但是李世民并没有死心,他为了说服父亲,又去找另一个好朋友裴寂帮忙,一起商量应该如何行事。裴寂心生一计,他利用职务便利,在晋阳宫中挑选了几个美女,把李渊灌醉之后,让美女们陪李渊过夜。第二天,裴寂对李渊说:“让宫女侍奉过夜已经触犯了宫中的律法,如果让隋炀帝知道的话一定会被杀头的,与其坐等被杀,不如下定决心起兵吧!”李渊左思右想,长叹了一声说道:“罢了,罢了,事已至此,我别无选择。”最终答应了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