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范增之死(第2/2页)

卜师又问道:“那么,项王为什么不就势定都关中?”

范增答道:“为了保存怀王之约,昭示楚与汉分置于不同的地方。况且,项王的亲信部下,没有一位秦人,都是楚国本乡本土的将士,谁能不思念故乡啊?”

卜师向前敬贺道:“卜之于天而君侯左也,卜之于人而天为右也。尽管如此,请问义帝死于江上之事,真的是侍卫们的暴行,抑或是谁支使所为?君侯知道这件事情呢,抑或是不知道?请再一次卜问于心?”

范增不能回答。当晚,背上痈肿生疮,七天后病逝[12]。

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范增死前与卜师的问答,宛若对自己一生中所参与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回顾总结,诸多不太明了的事情,都可以从他临终之言得到线索。

项梁定陶军败被杀时,范增随同项羽、会同刘邦一道在襄城作战,不在现场。事前奉劝项梁警惕章邯的人,除了宋义以外,还有范增,这些都在情理当中。

新安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历史上多有所怀疑,我也表示过难以置信[13],由范增的立场来看,事情确是也有辩解的余地。也许,范增曾经劝阻过,是从政策的角度,但是,从情感的角度,他充分理解各国将士仇恨秦军的心情,特别是赵国将士的冲动,他以为是不可阻挡的合理补偿。

至于项羽杀秦王婴,焚烧秦国宫室,范增也自有他充分的说辞。这些说辞,从楚国的立场上看,也是合于一方情理,并非不可理解。想来,灭秦之初,六国与秦国之间多年积累的怨恨甚深,没有猛烈的宣泄是难以化解的。

范增是项羽的军师、最重要的谋臣,是慧眼,也是智囊。失去了范增的项羽,宛若一头瞎撞乱闯的猛兽,一步步走上了疲于奔命的末路。刘邦曾经说过,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最终为我所消灭[14]。苏东坡称范增为“人杰”,他有感于陈平离间范增的事情,在《论项羽范增》中说:“物必先腐也,而后蠹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苏东坡是说,事物必先有腐败,然后才有蠹虫生长其间。人事必先有猜疑,然后谗言才能掺入其间。陈平虽然足智多谋,岂能离间信任臣下的主上。苏东坡进而指出,项羽猜疑范增的真正原因,在于对待义帝(楚怀王)的态度分歧。项梁拥立怀王,出于范增的建议,项羽谋杀义帝,范增极力反对,“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是始矣”[15]。

诚哉是言。项羽不听范增的劝谏,一意孤行杀死义帝,其背后的用心,是要以项氏取代熊氏入主楚国,完成楚国正统的交替。这一行动,不仅是项羽的个人意愿,更合于项氏家族的整体利益。从政治上希望保全义帝的范增,由此与项羽和项氏家族陷入难以调和的对立,终于被离间出局。历史上类似的事情,使我想到汉魏交替之际的荀彧。荀彧是曹操的军师,也是慧眼和智囊,一直深受曹操的信任和重用。荀彧后来被猜疑,忧郁而死。追究其原因,与范增类似,在对待以曹氏取代刘氏承继大统的问题上,荀彧的态度有所保留[16]。

看来,在类似的条件下,历史往往重演。大统神器,最牵动帝王、主公的心结,臣下谋事,对此最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