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背水之战(第2/3页)

背水列阵的汉军,在韩信和张耳的统领下迎击赵军,因为断了退路,人人拼死作战。占数量优势的赵军,在死战不退的汉军面前,军心开始浮动。陈馀见汉军的数量和战斗力都远远超出预想[22],一举全歼汉军的意图难以实现,下令停止攻击,整军列阵,鸣金收兵,有秩序地向大营退去。待到陈馀军退回到大营时,只见营门紧闭,营壁上两千面汉军红旗,猎猎迎风飘扬,壁上的将军,乃是汉军骑将。

地图3 背水之战图

陈馀墓、陈馀祠陈馀墓和陈馀祠,都在井陉南道上,是难得一见的与陈馀有关的遗址,堪称珍贵。清代墓碑文为“赵守将白面将军陈馀之墓”,惋惜陈馀好儒,将军盔甲难掩白面书生本色。

赵军将士,人人大惊失色,以为汉军已经偷袭赵国成功,赵王及其部下已经成为俘虏,一时军心大乱。在汉军的两面夹击之下,赵军大败,溃不成军。陈馀向南往首都襄国方向逃亡,被乘胜追击的汉军杀死在泜水北岸的鄗县(今河北柏乡县北)一带,赵王赵歇也被汉军俘虏。

绵蔓水背水之战,汉军大胜。战后,汉军清理战场,统计战果,按照军法的规定论功行赏。韩信按照当初的约定,大摆酒肉盛宴,犒劳全军将士。酒席筵上,部将们举杯庆贺胜利,一边开怀痛饮,一边叙说战况,开战之初心中打鼓不安的几位将领,不约而同地起身礼拜韩信说:“赖将军神机妙算,致使我军大获全胜。不过,有一事臣等至今弄不明白,还望将军教示。兵法上说,安营布阵,右边和背后靠山,前面和左边临水。这次作战,将军反而命令臣等背水列阵,还说:‘击破赵军后大宴聚餐。’当时,臣等心里实在是不敢信服。然而,结果竟然是因此获胜,这究竟是什么战术?”

韩信难得一笑,回答说:“这是兵法上有的战术,只是诸君没有注意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这次我所统领的军队,并非由我一手训练和调教出来的军队,指挥这样的军队作战,类似于所谓驱赶市街平民作战,在这种情况下,非得将士兵们置之于死地,让他们人人为自己的生存而死战不可。如果按照兵法常规,将他们安置在有安全退路的地方,战况一旦不利,势必动摇逃走,怎么还可以用来取得作战的胜利呢?”

一番话下来,诸位将领人人心悦诚服,齐声回应道:“服了。将军的谋略,不是臣等能够企及的。”

汉军出动之前,韩信曾经传令军中,不得斩杀广武君李左车,有能够生擒李左车者赏赐千金。战斗结束,有将士擒获了李左车,五花大绑押送到韩信帐前来。韩信当即下令松绑,让出自己的坐席,请李左车坐西向东就上座,自己坐东向西陪下座,待以师长之礼,虚心求教说:“我有意乘胜北上攻打燕国,东去讨伐齐国,以先生之明察睿智,怎样才能取得成功?”

李左车推辞道:“臣下听说过,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人,不可以图存。如今的臣下,不过是一军败国亡的俘虏,哪里有资格商议大事?”

韩信说:“我听说过,百里奚在虞国而虞国灭亡,百里奚在秦国而秦国称霸,并不是百里奚在虞国愚蠢而在秦国贤明,在于虞国不用而秦国重用他的缘故。如果陈馀听从了您的计策,我韩信怕是已经成了俘虏。正因为陈馀不用您,我今天才能侍奉求教于您。”

韩信坚决而固执地求教说:“我诚心诚意地想要听取您的意见,请您务必不要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