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魏豹反汉被擒(第2/2页)

刘邦说:“是秦将冯无择的儿子,虽然贤能,也不能抵挡灌婴。”

又问:“魏国的步将是谁?”

郦食其答道:“项它。”

刘邦放心地说道:“不是曹参的对手。我不用担心了。”

韩信举兵攻击魏国以前,对于魏军将领的事情也格外关心,他的关心,比刘邦更深入一个层次,他曾经担心地问郦食其说:

夏阳黄河2012年10月,我去韩城参加司马迁传记文学研究会,瞻仰司马迁祠之余,再访夏阳黄河古渡。黄河出龙门,河道渐广,到今芝川镇澽水、芝水入河口一带,水缓河宽,是古来的黄河渡口。公元前205年,韩信领军用罂缻在此搭设浮桥,一举渡河攻入魏国。1937年,朱德领八路军东进,也由此渡黄河。

“魏国会不会起用周叔为大将?”

当他听到郦食其的回答说“大将是柏直”后,方才松了一口气,同刘邦的反应类似,冒出一句“竖子也”的轻蔑话,放下心来,开始部署攻击魏国的事情。柏直是什么人,周叔又是什么人,由于史书的失载,我们已经不能知道。不过,通过上述的对话,我们可以了解到,韩信出征魏国以前,楚国将领项它已经率领楚军进入魏国,协同魏军作战[10]。韩信用兵,长于“用间”(使用间谍)和“庙算”(制订作战计划)[11],用兵魏国以前,韩信已经详细地打探了魏军内部的情况,他不仅对于可能出任魏军将领的人选有所估计,对于这些可能人选的不同战略战术也都有所预测。用心深刻、神机妙算的韩信,破魏之策已经成算在胸。

汉二年八月,韩信命令汉军主力往黄河西岸的临晋(今陕西大荔)渡口一带大规模集结,征集船只,大张旗鼓做渡河的准备。得到消息的魏豹,调集重兵前往临晋渡口对岸的蒲阪(今山西永济)设防,封锁黄河渡口,断绝与汉国之间的一切交通,决心阻止汉军由蒲阪渡河登陆的企图。

得到魏军主力集结蒲阪的消息后,韩信命令灌婴所部骑兵留在临晋渡口,虚设金鼓旗帜,演练舟船停靠,摆出即将渡河攻击蒲阪的架势,吸引魏军的注意。与此同时,命令曹参统领汉军主力,秘密开赴临晋北部的夏阳(今陕西韩城)。原来,韩信早就探查了地形,黄河出龙门到夏阳以后,河道变宽,水流相对平缓,因为魏军主力集结在蒲阪一带设防,对这一带地区疏于戒备。在韩信的秘密指令之下,汉军高邑部队已经早早做了准备,制作了大量的木桶,预备了大量的绳索木板,秘密运抵夏阳,待曹参军抵达后,迅速在黄河上搭设浮桥,使汉军顺利渡河[12]。

渡过黄河的曹参军,遵照韩信的指示,迅速插向魏国的军事重镇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在东张(今山西永济东北)大破魏将孙遫,进而攻克安邑,俘虏了魏军守将王襄,切断了蒲阪与首都平阳间的通路。曹参军突然出现在身后,使集结在蒲阪的魏军大为惊慌失措,魏豹不得不自蒲阪回师迎击。得到曹参军攻克安邑、魏豹回师的消息后,韩信命令灌婴趁机从蒲阪渡过黄河,攻击魏军。在汉军的前后夹击之下,魏军大败。魏豹退到曲阳(今山西夏县与桓曲之间),被曹参击破,逃到桓县(今山西桓曲东南),被曹参军跟踪击溃,魏豹也被俘虏。

九月,韩信指挥汉军攻克西魏首都平阳,逐一平定魏国,共得52县,遵照刘邦的指示,设置了河东、上党、太原三个郡,直属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