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共君此夜须沉醉(第2/3页)

这本是文人的牢骚激愤之言,没料到这一番真情陈词却深深打动了纳兰性德这位贵人。

深谙官场黑暗、尔虞我诈、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纳兰性德被顾贞观对吴兆骞那纯粹的情意感动得热泪盈眶。只觉得顾贞观似乎在他干涸的孤寂心灵上,捧出了一轮暖阳,淌出了一掬清泉。

于是在激情澎湃中写下一阕《金缕曲·赠梁汾》:

金缕曲·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这梁汾,就是顾贞观。

纳兰把这首词写得声情并茂,真挚感人。全篇洋溢着君子之德,朋友之谊,情真意切,读来感动唏嘘。

最喜欢这句“德也狂生耳”,狂放不羁之态中带着那么些男儿豪气。一个“也”字便拉近了彼此,消除了二人因为地位悬殊而产生的距离。我跟你一样啊,也是狂生一个,只不过偶然地落到了这“缁尘京国,乌衣门第”而已。

“君不见,月如水”是全篇唯一的景语。那看那天上明月皎洁,如水般清澈,不正是我们纯洁友谊的见证吗?

全词字里行间赫然是青衫磊落、英雄侠骨的豪迈狂放,对自己身世竟是“冷笑置之”、“何足问”,而与知己结交,不管富贵草莽,重承诺,轻生死。很有一种以书为剑,义薄云天的侠客味道。

此词一出,纳兰性德词名大著。这首词没有任何华丽虚伪的词藻,却让人读来五内沸腾,神摇魄荡。字字句句,皆出自肺腑。

纵观纳兰的词作,大多属于婉约一类。然读此《金缕曲》,竟令人耳目一新。原来,纳兰性德不仅是个多愁多病的多情人,也是一个热血沸腾的铮铮男儿。

可以看出,纳兰性德本性是狂放不羁的,因为家庭礼教的桎梏才一直小心隐藏着。而这狂放终于在读完顾贞观的词,了解他的为人之后,像干柴突然遇到火星般热烈地燃烧起来。

顾贞观是在四十岁时,才认识纳兰性德的,他说:“岁丙午,容若二十有二,乃一见即恨识余之晚。”那时,顾贞观与纳兰性德两人相见恨晚,成为忘年之交。

此后,纳兰性德决定帮助顾贞观救出吴兆骞。去求助高居相位的父亲纳兰明珠,并承诺顾贞观:五年内定当绝塞生还吴季子。

宫中有人好办事。在纳兰父子不遗余力的倾情帮助下,康熙二十年七月,吴兆骞终于回到了阔别二十三载的京城。当日狂放不羁、目中无人的少年郎,如今已是两鬓萧索、满目沧桑的中年人,这场劫难终究磨去了他全部的锋芒。

当吴兆骞带着无限感激到纳兰相府拜谢赎归之恩的时候。他在纳兰居室的墙壁上看到一行字——“顾梁汾为吴汉槎屈膝处”,不禁感慨万千,泪水脱眶而出。

纳兰性德眼看着“执手相看泪眼”的两位“痴”人,心中涌起无限感慨,世间最真挚的友情也不过如此而已吧!

顾贞观是何等狂傲之人,平生不向人低半个头的性子,却为了救他四处求人,甚至去忍受权贵的故意刁难。此事当时的士子莫不知晓,因此有人将顾贞观的那两阕《金缕曲》称为“赎命词”。还有人还写诗感叹:“金兰倘使无良友,关塞终当老健儿。”为吴兆骞有顾贞观这样的朋友而深为庆幸和钦佩。

纳兰性德更以他自己的热肠和一诺千金的信义,赢得了顾贞观这个肝胆相照的朋友。

纳兰性德一生所交,多为汉族布衣文人,如朱彝尊、陈维崧、顾贞观、姜宸英、严绳孙等。而其中纳兰性德与顾贞观二人交契最深,互相视为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