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枭》第九部 骗枭 八十三

汕头市南边,与名胜岩石隔海相望之处,住了不少富贵人家,其中有一座院落格外气派,里面的房子都是屋脊两头翘的。屋前屋后长满又高又粗的苦楝子,屋脊上、枝丫上时不时地飞来鹭鸶,这种长腿长脖子一身白的水鸟,在海滩上吃鱼啄虾,吃得嗉子像一条鼓囊囊的捎袋,就飞到沿海人家屋前屋后的树上歇息。它们一停下来便一动也不动,阳光下像一朵一朵白色的花。即便是水鸟,也知道挑地方,起码挑个人不会招惹它们的地方。它们总在这个院落落脚,就是因为这里很幽、很静。

院落的主人叫奚伯荪,五十岁出头。打年轻的时候,他就生成一副“相公胎子”,上了岁数后依然如兹。但见他脸面白净,那脸上该凸起的,该凹下的,都让人顺眼顺心。他终年穿一件蓝布长衫,说话细声细气,走路步步不冒失,尤其对不相识的女人格外回避。

这一带的女人,只要当了嫂子辈,许是给伢儿把奶时落下的习气,大襟衫子总有三四颗布扣不扣的,到天热时,甚至有的与男人一样赤着上身,松瘪的乳房如两个小白口袋般垂挂在胸前。奚伯荪出门难免碰到这般景象,每逢这时,他便低下头来,用衣袖遮脸,匆匆而过。但晚上他在家中沐浴宽衣,焚香夜读时,又每每摇头晃脑地吟诵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奚家是靠卖“猪仔”发达的。远在辛亥革命前,奚伯荪的祖父奚增轩正年轻的时候,汕头“契约华工”的招雇,是由美商元兴洋行统办的。这家洋行公开在大街通衢张贴“长红”,开列招雇华工的人数、待遇、条件、工作地区、年限及报名地点之类的条款,由该行派出人员诱骗当地破产农民、失业工人、手工业者上钩。同时与当地黑社会势力勾结,利诱胁迫无业游民充数。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美、英、法、荷等殖民主义者需要廉价劳动力日多,洋行逐渐把这项“业务”委托潮州当地的一些旅店、客栈接洽代办。奚增轩开办大通旅店本来不很景气,但叼上了这口肥肉,几年间便发达起来,并设了分店。

奚增轩死后,其子奚荣春接过了这一摊。他本来就是潮州府的一个小官痞,有了这个背景,更不把清政府的官样文章放在眼中。汕头当局规定:任何旅业要有两家商店联保,不得拐带妇孺和贩卖人口,如有违反者则没收牌照并交官法办。对此,奚荣春嗤之以鼻,有恃无恐地干自己的。香港招工馆委托大通旅店代招收契约华工数百,每名身价近十两白银,总计几千两白银。他则以每名“猪仔”五两白银的身价包给大猪仔头,至于大猪仔头以什么价转包给小猪仔头他就不管了,只是这么一笔他就能干赚两三千两。

奚伯荪少年时跟着奚荣春贩运过“猪仔”。那时,不知国外来接“猪仔”的轮船什么时候来,运来的“猪仔”就先悄悄屯储在抽头官商码头附近的大木船里。船满了之后先驶到韩江口外汕头湾的海心里下锚,并派人严密看管,以防“猪仔”逃逸。奚伯荪随着大通旅店的人工船去送过臭咸鱼和糙米干饭,只见“猪仔”像罐头沙丁鱼一样挤在湫隘的舱中,衣衫褴褛,面目愁惨,无异囚徒。等到外国轮船来后,奚荣春即将全部“猪仔”变讫,塞入外轮的底舱,随即向洋商报账。至于这些“猪仔”是去南北美洲还是荷属东印度、英属马来西亚及印度洋中的毛里求斯,是去矿场还是垦殖场,已不必过问了,反正奚家已赚足了钱。

奚荣春在辛亥革命前不久就死了,给奚伯荪留下了一笔产业。但卖“猪仔”这行也到头了,外国人不买了,中国人也不卖了,而主要吃这一行的奚家正常经营旅业并不十分在行,生出些黑道上的法子,也都是别的旅店用滥了的。在奚伯荪手上,大通旅店也就是平平,始终没有像上两代人经营时那样狠狠地冒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