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问计宁寿(一)(第3/3页)

慈禧太后说不太错,“既然都不错,皇帝你自己个选就是了。”

“还是请亲爸爸圣裁。”

“什么裁不裁的。”皇太后笑道,“还要我劳神来想着这些事儿,罢了,皇帝这么有孝心,我就多说几句,这几个人都不错,但是都有各自的不好,崇绮,是老资格了,也是同治年的状元,大清朝这么多年,也就出了这么一位旗人状元,资历是够了,可这历练。”太后摇摇头,“还不够,只是当了宗人府的差事,又去了北边,他的身份够好,是孝哲皇后的亲生父亲,又是蒙古八旗,蒙古人都卖他的面子,僧王之后,他算是蒙古族里头出息大的,这个人,历练的不够,北边的总督,能有多少事儿?管着理藩院甚好,而且这个人古板的很,怕是容易认死理。”

崇绮被否了,太后继续说道,“刚毅倒也还可以,军机处旗人不多,一个礼王之外,就只剩下额勒和布了,刚毅还年轻,旗人里头超擢的人不少,就这个刚毅地方上做的还不错,从中枢到地方这么一路下来,各式各样的差事都干了不少,不过听说有些古板,对着洋务的事儿,不太懂。这是他的劣势。”

皇帝在静静听着,显然皇太后对着这些人如数家珍,“徐用仪之前在办钱币改革的时候,上的折子很是不错,也是干才,军机章京还有总理衙门都干过,洋务的事儿熟悉,而且还当过大理寺卿,法理上的事儿也精通。性格和气,不太和人争辩,官场上好像送了一个外号,皇帝,这是什么外号?”

皇帝笑着回道,“好像是:‘好好先生’,说他和人争辩什么,都是先说好好两字。”

“这几个人里头,若是最不合适的,我倒是觉得这个刘坤一,是最不合适的了。”皇太后淡然说道,“无论是谁,皇帝你且记着我这句话,无论是谁,都不能和洋务大计作对,反洋务不是反我这老婆子。”她手上的佛珠不急不慢的转动着,“反的是我中国!”

“刘坤一,不能说他反对洋务,只是他似乎总是对着洋务的事儿,不甚上心。”刘坤一开始担任两江总督兼上海通商大臣之后。从这时期开始,由于因为官职调升的关系,开始接触及认识西方事务,并对洋务作有限度支持。在署两江总督及两广总督任内期间整顿治安,主力清剿哥老会及海盗;在任两江总督时沿袭他在任江西巡抚的整顿财政政策,精简勇营以节省军费,将地方乡勇数裁减四分之一,又减免捐助陕西的军饷、并查办招商局贪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