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慈禧慈安(一)

养心殿。太后和军机们议事,谈到景寿,“六额驸的处分,全免了吧!”太后吩咐。

如果真是这么办,又何以服人心?所以反而是恭王不肯。折衷的结果是“着即革职,加恩仍留公爵并额驸品级,免其发遣”。他的罪名,也改轻为“身为国戚缄默不言”了。

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的罪名,是“于载垣等窃夺政柄,不能力争”,而最倒霉的是穆荫,认为他“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已久,班次在前,情节尤重”,革了职充军,但也加了恩,由“发往新疆”改为“发往军台效力赎罪”,其余的都是“即行革职,加恩免其发遣”。

肃顺原以为凭着家里的那些来信可以要挟住陈孚恩乃至地方督抚,可惜皇太后既往不咎,一把火付之祝融,反倒叫肃顺所谓的后招发不出来,更有陈孚恩这样的狗腿都无需担心被清算,所谓的大势在绝对的名义和绝对的实力面前自然就犹如沙上楼阁,不堪一击了。

“端华载垣他们两个的爵位怎么样?”太后立即接口问道:“应该把他革了吧?”

“跟皇太后回奏,这怕不行!”

“怎么呢?”

“怡、郑两王,都是‘世袭罔替’,本人犯罪怎么样处置都可以,他们的爵位是另一回事。”恭亲王回道。

“那应该怎么办?归他们的儿子承袭?”皇太后又说,“载垣没有儿子,端华的儿子是肃顺的。”

“就算他们有儿子,也不一定可以承袭。照规矩,由本房近支中挑贤能的袭封。”

“归谁挑呢?”

“自然是皇上挑。”说了这一声,恭王觉得不妥,立即又接了一句:“先由宗人府会同军机上共同拟定,请旨办理。”

这前后不符的话风,太后已经听出来了,封一个亲王是极大的恩典,她不肯轻易放弃,便看着恭亲王说道:“慢慢儿看看再说吧!要挑当然得好好挑,也叫大家心服。”

“恩,还有一件事叫礼部去办。”皇太后面向礼部满尚书全庆,“孝静皇后的谥号是?”

恭亲王心里一动,抬头看着端坐在宝座上的皇太后,全庆微微思索,出班回道:“回太后,孝静皇后的谥号为‘孝静康慈弼天辅圣皇后’。”

“军机拟旨,加谥康慈太后四字,系宣宗皇帝谥号‘成’字,将铺字改为抚字,孝静成皇后神位升祔太庙。”皇太后微笑看着恭亲王,“昔日先帝在时,念及孝静皇后抚育之恩,每每不能自己,屡次想下旨加谥孝静皇后,奈何均被肃顺所阻,反而叫你和先帝之间的兄弟情谊生分了不少,这事儿是先帝的遗命,本宫自然要遵循之。”太后看着桂良吩咐:“桂良,你叫人写旨来看,特别要声明,这是先帝的遗言。”

桂良还未答言,恭王已含泪在目,俯伏在地,碰头辞谢:“臣不肖,有负先帝的期许。实不敢当此殊恩,请皇太后,千万收回成命。”

“非也,六爷,这并非你一人之事。”皇太后正色道,“实在是先帝苦心,彰显你们兄弟之情,更是表国朝以孝治天下之意,你切不可如此妄自菲薄。”

咸丰帝为康慈皇太后拟定的谥号为孝静康慈弼天辅圣皇后,不系道光帝谥,也就是不加道光帝谥号——“成皇帝”中的“成”字,不称“成皇后”,神位不祔太庙,强调孝静“皇后”和其它皇后嫡庶有别,不能享受后代的香火,也不能得到宗室的承认。

皇后不系帝谥,始于明代,有很多明朝皇帝是庶出,也就是说他们的生母不是先朝皇后,即位后照例要追尊自己的母亲为皇太后,但规定她们的谥号中不加皇帝的谥号,以区别嫡庶,所以明朝的皇后中只有原配皇后的谥号中才有皇帝的谥号。但此制度在清朝未曾实行,例如顺治帝生母孝庄文皇后也没当过皇太极的皇后,但照样加上皇太极的谥号——“文皇帝”中的“文”字。咸丰帝不以家法而沿用前朝故事,一来认为自己已经尊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太后,实在是加倍报了抚育之恩,二来觉得毕竟嫡庶有别,博尔济吉特氏既不是先朝皇后也不是自己的生母,出身也远逊于道光三后,能被尊谥为皇后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帝谥是不能系的。然而恭亲王却仍然不满,对此,咸丰帝毫不让步,认为自己做法无可厚非,对恭亲王的防范也愈发明显,这也是咸丰朝后期两兄弟闹翻的一个重要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