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冲绳岛之战(第2/3页)

舰队离港后,向全体舰员正式通报了航向。训练演习也随即开始了。俯冲轰炸机扑向海上拖靶,高射炮对准空中拖带靶射击。整个舰队的官兵对待这最后一次训练都非常严肃认真。人人都觉得攻克冲绳岛是一场艰巨的战斗。日本电台一再声称,华军越是接近日本本土的防线,就会遇到越来越密集、越来越强烈的抵抗,最终必将遭到灭顶之灾。这话绝非信口雌黄。日本的防御能力从佐渡岛的防务便可见一斑。现在,日本的海军和空军可以在他们基地的附近作战了。人们纷纷传说,日军将大批使用自杀飞机。

冲绳岛虽然远离东京950海里(离长崎460海里),但仍然属于日本本土的一部分,冲绳岛的形状很不规则,海岸线犬牙交错,岛长180公里,宽窄不一,宽处有38公里,窄处仅有6公里。据战前估计,岛上有30万居民(有两个大城市,一个有60000居民,一个有30000居民)。中国方面认为,截至1946年3月止,日本在岛上驻军达70000人。从侦察机拍摄的照片上看,冲绳岛上有6个机场。

3月16日,特遣舰队在洋面上与加油船相遇,各舰当即加了油。天空阴云密布,海上波涛汹涌。油船上的舰员和其它各舰的舰员们彼此隔着船聊天,不时地抬头望望云空。油船离去后,舰队又编好队形,以25节的航速向琉球群岛进发。在这支庞大的舰队上,大家的一个共同的忧虑是:“在航空母舰上的飞机攻击日本机场之前,我们是否会暴露?”

中国水兵把在雷达荧光屏上出现的黑影叫“鬼魂”。3月17日21时40分,扩音器在灯火辉煌的“夏禹”号航空母舰情报指挥所的房间里响起来了。室内立刻静了下来,扩音器里响起了一个平淡的声音:“142°出现‘鬼魂’,距离72海里。”两个电话员坐在交换台前,以同样的动作变换着上面的插头:“142°出现‘鬼魂’,距离72海里。”打字员开始在无声打字机上作记录。一个军官走出了房间。外面夜色漆黑,哨兵只能隐约看出舰队中距离“夏禹”号最近的舰只。在这漆黑的夜色里,雷达探测出3架飞机,并确定飞机的距离是130多公里。几分钟之后,又发现了一群“鬼魂”。询问器(雷达上的敌我识别器)鉴定这些飞机是日本飞机。特遣舰队可能已被发现。

“夏禹”号按照“夜航航空母舰”的新职能立即作出反应。战争初期,“夏禹”号的士兵们很少有人想到,一队战斗机可能在漆黑的夜晚起飞,但现在却成了家常便饭。没有任何东西能象战争那样刺激人们的创造精神,这是人们悲惨地看到的事实。夜间在甲板上操纵飞机、起飞、编队,毫无顾忌地飞向看不见的目标,对这一切,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几个小时以后,这些夜鸟飞回来了,和出发时一样都径直降落在航空母舰上。他们击落了两架日本双引擎飞机,其余的日机已经飞远了。

18日,太阳没有升起,在波涛翻滚的海面上,天色渐渐发白了。天气阴凉潮湿,这是典型的日本气候。5时45分,第一批飞机开始从各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起飞,在特遣舰队的上空编成了几个特遣飞行联队。飞机起飞后,升上高空,编成飞行联队,一层层排列在空中,它们的任务是保护舰队,“扫荡”所有的机场。各舰警戒雷达的值班员都伏在小荧光屏前监视着一切可能出现的可疑的“鬼魂”。尽管如此,站在甲板上的水兵们仍然仰望着云遮雾盖的天空。他们心里倒没有什么焦急之处,只是精神有些紧张罢了。

7时许,雷达荧光屏上出现了“鬼魂”。7时37分,一架日本单引擎飞机从云层里钻了出来。高射炮响如惊雷,疾似闪电,撕破了云天。日本飞机俯冲下来。在舰上观战的人不约而同地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是一架自杀飞机吧?”只见空中出现了银光闪闪的炸弹,看来并不象自杀飞机。这架日本飞机稍稍上升了一点就被高射炮击中,坠落下来了。那颗炸弹没有爆炸。8时07分,一架日本双引擎飞机在攻击“龙兴”号航空母舰时被高射炮击中,在空中爆炸了。特遣舰队在整个白天一直这样遭到日本飞机的单机或小机群的攻击,但各舰都无大的损伤。至此,还没有遇到自杀飞机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