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为了德国的生存(第3/4页)

“这是一些办事员。”当时施特拉塞尔想。他们见不到文件之外的东西,他们缺乏展望历史前景的才能。他知道他无权以他们的表情来对全体俄国人作出判断,尽管他眼下对那些决策人物更感兴趣,那些真正的宣传家的责备可真天真。他在思付,他们为地球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制度——苏联的红色专制感到狂热,而德国显得多么软弱无力……但是在那里一切都要由进入克里姆林宫的人决定,幸运的是这个国家有了斯大林。上帝决定惩罚这个国家,召回了列宁,让斯大林取而代之。在施特拉塞尔看来,此人无法理解列宁所做的一切……

施特拉塞尔皱了皱眉头,因为在一瞬间里他产生了奇怪的视像,他见到的不是生机勃勃、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的面孔,而是死尸,是透过灰色斗经依稀可见的骨架。人类大规模的死亡仍然取决于一个人的知识,他把自己的观念作为历史长河中急骤转变的里程碑一样的经典。昨天在遥远的莫斯科,斯大林在那座美丽安静的古老建筑里发表了讲话,他在字里行间中有什么使施特拉塞尔感到沮丧呢?

显然,他明白了,令他感到震惊的是斯大林谈到,为了对抗中国,必助建立“优秀民族”的兄弟联盟。这种联盟可以视为德苏之间的特殊关系。斯大林强调,兄弟联盟不仅要求相同社会体系之间的友谊不断增长,而且要求保持军事关系,共同利用所有的事军基地,由此增强了苏联的实力,并且提高了德国的武装力量。

施特拉塞尔首先对斯大林两次使用“帝国”这个字眼感到惊讶,以此证明从前的、也就是列宁实行的政策永远结束了。斯大林本可以表示独特的见解,他可以把苏联的社会主义与德意志帝国的国家社会主义截然分开,然而他没有这样做,他同众人一道为狂妄的“约大叔”鼓掌,表示他字字句句同意斯大林的讲话。

施特拉塞尔认为,作为一个天才的,深刻的政治家,斯大林谈到建立优秀民族军事同盟来对抗中国,这段话不仅是对北京的威胁,也是对法国和意大利的冷态警备。罗马和巴黎面临着建立新的有效的同盟的事实。在接下来的一段文字中斯大林公开强调:“中国人不仅在欧洲,而且在大多数远离俄国疆界的——在整个世界——国家活动,这是对欧洲文明的威胁。”

施特拉塞尔明白,这也就是说,通过这段话斯大林明确要求意大利和法国政府立即将反对派人士排除出内阁,并且无条件地与那些为反希特勒主义斗争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划清界线。可是,谁也无法对欧洲的主权国家如此发号施令,从前经常有这样的事情,但却是斯大林敌人的做法,人类难道竟然如此健忘吗?

施特拉塞尔明白,过去的结束了,他不间断地慢慢地、逐字逐句读完斯大林的讲话。

斯大林还煽动说:“我们不能容忍实力上的微弱优势。从我与中国人的接触来看,我相信,他们首先对实力感到高兴,与中国的相互地位取决于所有欧洲国家以及所有的关系。”

施特拉塞尔明白,北京不会沉默。显然,答复将是激烈的,斯大林知道该怎么办,他已经习惯模拟了斯大林的性格,用斯大林的方式看问题。看起来,采取行动之前,他已仔细估计了可能受到的异议。

就在这一天,施特拉塞尔独自一人走在城里边。他明白,现在出现了一个他从前绝没想到的难题。

那一年,在那个多雨的日子里,他也曾萌生了走投无路的可怕感觉:他在假定,与他为之贡献了整个一生的理想相反,向德国进攻的极右翼力量在表态,施特拉塞尔明白,那些公开向希特勒屈膝的人可能会露面,宣布这项德国所不能接受的计划。这些人曾被希特勒视为帝国可恨的敌人,并且为战胜纳粹作出过自己的贡献——对施特拉塞尔来说,这是十分羞辱和苦涩的。他从积攒下来的零钱中数出10个比塞塔,走进一家咖啡馆,叫了一瓶葡萄酒,他一杯接一杯,一口气喝光了。他醉醺醺艰难地回到八个月前从奥德萨来的人安排他住进去的寄宿旅馆。他觉得心里凉冰冰沧的,他一动不动,好像又感到那一天子弹击中胸腹部时袭来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