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保卫莫斯科(第4/4页)

对空情报部队是国土防空指挥部的眼睛和耳朵,这个部队可以预报距市区250公里以内来袭的敌机。首都周围共设有1024个对空情报哨。莫斯科防空区的对空情报总哨,与北部、东北部、东部、库尔斯克和南部各防空区的对空情报总哨建立有直通电话联系。在拉尔夫、维亚茨普夫一线建有几座标志新技术成果的警戒雷达站,这种雷达虽无法确定飞机的国别、数量和飞行高度,但可以测定飞机的位置,保证在80公里以内地区对其跟踪监视。无论如何,它们可以排除对莫斯科的突然空袭的可能。而且还可以为红军夜间飞行的歼击机导航,截击中国人的轰炸机。莫斯科本身也在紧张和不安的气氛中忙起来了。工人、机关干部、学生、家庭妇女和退休人员都忙着应召去莫斯科市苏维埃,报名参加消防、救护、防毒、防险工作。莫斯科市民就象遭到电击而突然兴奋起来,他们心里想的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尽一切可能防止灾难。莫斯科市苏维埃主席普罗宁、副主席雅斯诺夫、莫斯科市委和莫斯科州委第一书记谢尔巴科夫,依靠机关工作人员、依靠各区苏维埃执委会和区党委,夜以继日地工作,准备迎接严峻的考验。在执委会的指挥下,建立了8个区域专业防空团和52个防空营,各企业和房管部门也成立了几百个自救队和上千个医疗救护队。还成立了清除轰炸后果的团、独立营和连。有30万人加入了专业消防队,修筑了成千上万个防空洞。男女老少根据自愿,灭火、救护、防毒无所不学。人们好象经历了脱胎换骨的过程,忘记了各自的苦乐悲欢。住在公寓的居民们俨然成了一家人,每一座楼的住户都成了为共同利益而联系在一起的战斗集体。而主要的是,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拼命地劳动着。战争需要他们这样做。

为了使敌机难以找到目标,从空中夺得最明显的建筑和市内各广场,都涂上了伪装色彩,克里姆林宫附近的莫斯科河拐弯处也设置了伪装。就连莫斯科近郊的地貌也换了新颜。布尔什维克首都四周200公里以内象经过魔法点化一般出现了无数的工厂、汽油供应站、粮仓、机场、桥梁、库房……这一切只不过是模型罢了。这是工兵部队在莫斯科市民和莫斯科州附近民众的协助下修建的,目的是迷惑敌机,使它们分辨不清哪些是真正的军事和工业目标。莫斯科市苏维埃执委会副主席米哈伊尔?阿列克谢耶维奇?雅斯诺夫,依靠莫斯科总建筑师德米特里?尼古拉耶维奇?切丘林和军事专家们的鼎力协助,完成了这一辉煌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