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向莫斯科进军(第3/4页)

另一名中国军官给妻子写的信,更是坚定不移地相信胜利唾手可得,他是这样写的:

“我最亲爱的妻:多亏了最高统帅部的英明,我们已来到俄国首都莫斯科的身旁。再来它一两个出色的战役,这个泥塑巨人就将垮台,我们就即将取得历史上最伟大的胜利。无论是严寒,还是狂风,我们都无所畏惧。我们也不惧怕大雪。我们的士气高昂,我们的意志坚不可摧。俄国人现在打得格外凶狠,这是真的。每一条道路,每一个村落,每一所房屋,都需要我们的同伴用生命来换取。我以前给你写信时谈到的绿帽邓、老灰机,以及帮助过我们的那个上等兵程飞,都已离开人世。那个可怜的上等兵被人砍成了碎块。但是,我们排尚活着的人在怀念死去的同伴的时候,决心一往直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我们冲到莫斯科的市中心!活捉斯大林!我们会为他们报仇的!”

正如他信中所说的,“历史上最伟大的胜利”可以说近在咫尺,虽然难以立刻如愿以偿。

战事对中国军队来说要顺利得多,在秋季到来之际,阴雨连绵的天气和越来越深的泥淖,曾经阻滞了中国军队的行动。那时的阴雨绵绵使大规模行动的部队因陷进松软的地面而无法前进;当大雨滂沱时,河流决堤,大片大片的地区变为粘如胶状的沼泽。俄国人大多数的公路(除直达莫斯科的公路外)由于路基不坚实,很快变得难以辨认,隐没在周围的农田之中,即使勉强辨认出来,这些公路亦很快变成了一条条走上去发出咯吱咯吱响的宽阔的烂泥路,泥巴如胶似漆粘到企图通过的车辆上。步兵挣扎着前进,稀泥经常没到膝盖。往往弄得人精疲力竭。而机械化部队的境况也不佳。他们的车辆轮子,常常陷到车轴部分。唯一能动弹的是那些宽履带车,它们缓慢而又吃力地拖着其他车辆或火炮沿途前进,直到燃料耗尽为止。由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到莫斯科的公路,挤满了大批车辆,拥挤不堪且不说,很快也变成泥泞不堪、水坑遍布的长带。交通运输几乎停顿下来。中国军队各师被分散在几百公里长的地带上,而数以千计的摩托车辆陷入泥坑之中。到这时,中国军队前线司令官们一致认为,只有冬季来临,公路内外可以运动时,才能继续总攻。无论如何,广为分散的中国军队各师必须加以集中,并把大多陷在后方的炮兵调至前线。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最高统帅部果断的下令,所有部队停止前进,就地防守,等待冬天的到来——因为只有冬天才能把他们从泥淖中解救出来。

面对困难的阻碍,中国军队采取了一切努力来克服大自然造成的障碍。中国制造的轻型车辆和卡车离地面较高,在装上防滑链后情况便大大的改善了。更多的“灰狼”式主战坦克被补充到了前线各部队当中,原来的“行者”坦克被全部替换下来。中国军队增加了“白虎”重型坦克的数量,后勤部门给士兵们送来了大量的防寒保暖装备以及更多的补给物资。使士兵们对俄国的严寒气候能够习惯并较为适应。

尽管大规模的进攻停止了,然而,双方的战斗并没有完全停止。苏军因为气候的原因,得到了宝贵的喘息时间,但他们却被斯大林一再的要求发动反击。在同气候与顽强的中国军队的令人疲惫不堪的战斗中,苏军的进展十分缓慢。因为还在取得进展,因此苏军的指挥官们没有绝望,士兵们还没有完全泄气,但和以前相比,他们的作战意志已经大大的动摇了。

从缴获的两封俄国士兵的家书中,就会发现他们的情绪已大不如前。

第一封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弟弟,好久没有给你写信了,因为太忙,没时间,顾不上写信。敌人离莫斯科已经很近了。据说,莫斯科的居民已经看到他们的装甲部队了,但是,我们的反攻却一再受阻。我们踏步不前已经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了……司令部的人对我说:一切都很顺利,一切均按我们伟大的领袖斯大林同志的计划行事。然而,一连几天满载伤员的汽车就在我们身旁向西方驶去。这一点令我不快。总之,困难的时日在前边等着我们。不过,我仍然没有失去希望,希望给我可爱的索妮娅带回一条中国人的黑狐狸。请你告诉她,不知为什么她好久没有给我来信了。不过,现在的邮件来往很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