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暴风雨中的激战(第2/4页)

里奇能够活下来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他返航的时候无线电静默了一个半小时,把战友们担心得半死。里奇在云层里钻来钻去。日本飞机追击他的时候,并不真打,只进行佯攻,显然是想等他把弹药打光了的时候再逼近攻击。里奇没上这个圈套,只要日本人不进入有效射程,他就不开火。要是日本人靠得太近了,他就急转弯,斜着朝他们飞过去。这样既可以使他的机枪处于射击位置,又可以干扰对方。

里奇长时间留在敌人上空,对以后的战斗起了无法估量的作用。日本舰队上空的天气实在太糟糕了,盟军所有的飞行中队都很难发现他们。他一直呆到差15分钟盟军第一批机群到达,才开始返航(他根本知道己方的机群是否已经出发了)。他在返航之前一直往回发信号,引导盟军飞机到达目的地,他这样做也使攻击编队搜索更容易了。

直到9点多钟,弗莱彻海军中将才决定出动全部飞机去攻击里奇一直监视的那支日本舰队。出动的命令下达了,飞行员们迅速抄下待机室黑板上的航行资料,奔向各自的飞机。第一架飞机于9点30分升空。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飞往敌人那儿去的1小时20分钟的航程。

“哈巴库克”号派出的攻击部队是112架鱼雷机、109架俯冲轰炸机、90架战斗机和由大队长奥尔特率领的由10架侦察轰炸机组成的指挥组。“大溪地”号航空母舰派出17架鱼雷机,54架俯冲轰炸机和26架战斗机。“轩辕”号航空母舰派出了22架鱼雷机,46架俯冲轰炸机和19架战斗机。这次,轰炸机都携带一颗1000磅炸弹。总共是500多架飞机:151架鱼雷机、209架俯冲轰炸机、135架战斗机。

最后一架飞机刚飞走,在“哈巴库克”号上,听说一小时以前一架日本侦察机已经发现了盟军舰队,并逃走了。这当然意味着日本人已经知道了盟军舰队的位置、实力、航向和航速。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感到,“哈巴库克”号将成为跟盟军派出的机群类似的敌人空中攻击部队的攻击目标,这是无庸置疑的。

盟军攻击部群众基础的飞机编成了一个大的编队,然后大编队再分成几个小的编队。鱼雷机爬到4200米高空,由战斗机掩护,每架担任指挥的侦察轰炸机由两架战斗机掩护,其它的战斗机掩护俯冲轰炸机。编成几个小编队的目的还在于各机队之间保持5到10分钟的间隔。

当攻击编队接近日本舰队所在的水域时,云量更重了。他们刚开始从上面穿过这片浓积云,就遭到在远处警戒的一些日本战斗机的拦截。这些飞机是先进的“烈风”式战斗机,组成了敌人的外层防空网。

鱼雷机立即钻进云层,战斗机上去迎击敌人。他们想牵制一下“烈风”式战斗机,但是四面都有“烈风”式,把盟军战斗机死死缠住,使他们很快处于生与死的博斗中。在几秒钟的刹那间,他们又是转弯又是射击,然后再转弯,不让日本人把他们击落。

这是一场空前激烈的战斗,泰勒海军少尉说:“这一大群‘烈风’式使我只有招架之力。总有一架敌机咬住我。开始的时候,我躲过了一架飞机的攻击,并咬住了他的尾巴。他立即玩弄‘烈风’式战斗机跃升的老把戏。要记住,这帮家伙一分钟能爬高1500米,他们在爬高的时候,是很希望你尾随不舍的。你一旦跟着爬高,他们就先爬高到你的火炮射程之外,把你甩掉,然后突然反扑过来,向你俯冲,而你这时几乎是处于失速状态,成了一块肥肉。”

“我估计他要爬高,所以他一拉机头我就猛然给他一梭子,把他打中起火。然后,我马上钻进云里,躲开飞来的又一群敌机。我不得不在云层里呆了好几分钟,我每次从云层里钻出来,准有敌机在那里等着我。我爬到云上,那里也有敌机。我只好从云底钻到另一片云层里。那些云层成了我安身的地方。最后,我从云层的一边钻出来,看到下面有一架日本飞机,它一发现我,就本能地从我的炮口前面拉了起来,我开炮把他打中起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