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危险的黎明(第2/4页)

汉密尔顿少校驾驶着引擎严重抖动的飞机返回了航空母舰。他的飞机螺旋桨上有不少弹孔,他说:“我突破了高射炮火网,投了炸弹。我没有留意,扣扳机时用力过猛,炮就响了。当然,在当时我是不知道的,但是飞机开始剧烈抖动,我估计可能被日本炮火击中了。我拉起时收了收油门,发现还能慢速飞回去。降落后,我查看什么地方被打中了,才发现有一门炮的射击协调器掉了,螺旋桨被我自己的子弹打穿了一些洞。”

他说,当他以3000米高度扑向航空母舰时接近了一艘逃跑的巡洋舰。这艘舰上的所有炮火一齐向他开火,炮弹爆炸的碎片离他的飞机很近,气浪使飞机剧烈地上下跳动,握着的操纵杆震得来回乱摆。

“我用小坡度绕了巡洋舰一圈,它跟着我转,始终把船舷对着我,以便发挥全部火力。炮火一直追着我不放,直到我飞出了火炮有效射程。他们的射击技术简直不能再好了,但没有打中我。”

攻击编队的飞机返航时,从他们飞行的架势就可以看出有的飞机是受伤了。当飞机进入降落航线后,人们看到有的飞机金属蒙皮上有撕开的口子,后来才看出是机翼和尾翼上的弹孔。有一架飞机没有按照规定次序降落,始终在飞行甲板上值班的医生立即向飞机跑去。这架飞机滑到停机位置,医生站在机翼上剪开了尾炮手的衬衣,他的左上肺被子弹打穿了。他们用特制的海军钢丝担架把他抬到下面甲板去了。

张宏浩海军少尉和他的炮手胡军也带着伤痕累累的飞机返回了“轩辕”号航空母舰。在这次战斗中,他俩已经击落了3架“零”式战斗机。他俩飞的是一架“标枪”式舰载攻击机,对付战斗机并不轻松。他们返航的距离是180海里,他们刚飞了大约90海里,忽然发现在他们前面几海里的地方有1架日本水上战斗机,但这个情况并不妨碍他们返航。

可是,对他们俩来说,不管在哪儿,日本人总归是日本人。张宏浩尾随不舍,很快追上了那架水上飞机。这架日本飞机也是双座飞机,正等着迎击他们呢。结果双方展开了一场短暂而激烈的空中决斗,最后以那架日本飞机坠入大海告终。这样,张宏浩和胡军在这一天击落了4架日本飞机。

当他们的飞机最后降落在“轩辕”号航空母舰上的时候,地勤人员跑上去把飞机围了起来,仔细地进行了检查。这架飞机不少地方象厨师用的漏勺一样,机翼、机身、机尾和副翼上净是弹孔。这些弹孔在飞机飞行的时候被风一吹,发出尖厉的啸声。飞行员们都怀疑这样的飞机是怎么操纵的。它的返回对中国飞机和引擎制造商们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鼓励。

维修人员看了一下座舱,看到有些子弹穿透了有机玻璃座舱盖,只差几英寸没有打中驾驶员和炮手,但是把几块仪表板完全打碎了。一发子弹把驾驶员右脚鞋后根打掉了,还有一发子弹射进了座舱,用张宏浩的话说:“子弹在座舱里象只蜜蜂一样的嗡嗡乱飞。”穿过他的飞行服裤腿,最后在裤子的膝盖部分找到了。

飞行员们回来正好赶上的那顿午饭成了一次庆祝活动。战果不小,首先是摧毁了一艘敌人航空母舰和上面的全部飞机,再就是击沉1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4艘驱逐舰,击落70余架敌机。

当天下午,舰队继续朝南行驶,天气很快变坏。舰队进入了暴雨区,云层极低而且有雾。能见度大部分时间是零,有时稍好些,也只有几海里。航空母舰的飞行员在这样复杂的气象条件下飞行是很吃力的,要冒迷航的风险。

当天傍晚,雨中的那一点微光也开始西沉了。这时,驾着战斗机在空中巡逻的“大溪地”号航空母舰的战斗机中队长拉姆齐上尉用无线电报告说,他发现在舰队上空的雨中有9架“零”式战斗机。他接着说,他准备实施攻击,尽管身边只有三架飞机跟他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