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坚守(第2/4页)

徐元锦元帅当天也在工作日记中记录了对形势的分析:“被我方查明的敌人164个步兵师中有89个师已经全部或大部被消灭,在战场上有作战能力的俄国步兵师还有46个,另外18个师被牵制在其他地方,在后方作为预备队的显然还有11个师,被我方查明的敌29个装甲师中有20个已大部或全部被歼,9个师还有充分作战能力,敌人凭这点兵力甚至在最重要的正面也无力构成稠密的正面。我坚持认为俄国战役在两周之内已经取得了胜利。”

中苏战场上华军的节节胜利使苏联周边的形势也变得非常不利。这一时期德国和意大利对苏联的援助还主要停留在酝酿阶段。

苏联战场的形势紧张起来。虽然从6月29日开始,苏军就从欧洲地区调动足额的陆军师到东部作战。但在华军实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远东苏军的兵力在1944年内非但没有增加,反而从210万减少到了不足100万人。

苏联当时迫切希望日本进攻中国,并希望其在亚洲太平洋地区扩大侵略,以牵制美国和中国的力量。深受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影响的斯大林相信日本联合舰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日本人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而不是用它孱弱的陆军来和中国争夺亚洲霸主的“荣誉”。在这一点上,早期德国驻日武官们对日本陆军不高的评估显然也发生了作用。(出于公平,应当指出的是,被斯大林看重的日本海军却看不起苏联。在他们眼中,那是一伙专门哗众取宠的流氓,而受到藐视的日本陆军却对德国陆军崇拜得五体投地)。

可是这种形势却没有像蒋百里、徐元锦以及其他中国将军的结论所预言的那样来临。俄国军队虽然遭到沉重的打击,可还完全没有被消灭。就在中国人相信他们已经胜利的时候,庞大的苏军战略预备队(总数达48个师)已经开到了战线。这些本来用以对华军实行战略反攻的部队,现在则被用以组织防线以挡住华军的进攻。

为了防止华军突向莫斯科,预备队主力被投入到了东方方向。早在6月25日,苏军就已组成了以内战时代的“骑兵英雄”——“胡子很大,脑子很小”的布琼尼为司令员的最高统帅部预备队集团军群(下辖19,20,21,22集团军),7月2日上述部队被编入东方方面军,而原来准备调给东南方面军的第16集团军也在乌里扬诺夫斯克展开。在更深远的地区,第24,28军也在作着准备。

被分散而匆忙投入战场的预备队显然不足以改变苏联军队所处的劣势,但他们能够稳定住战场上的局势,使华军暂时无法向苏联的心脏部分推进。而在这些战略预备队的背后,苏联红军正在急速扩充。到7月1日,已有530万人入伍。诚如中国方面所估计的那样,这些新兵无法在短期内被配养成合格的战斗部队,但他们将通过自身的巨大牺牲一点一点的消耗中国军队的力量。

对蒋百里和中国将军们来说,战争其实才刚刚开始。

当最后一丝日光脱离了杨静怡的视线,远处战线的景物慢慢溶入了夜色。吃力地背着满是尘土的苏制“波波莎”冲锋枪,杨静怡开始爬出散兵坑。一路上都是废弃的钢制弹壳、炮弹碎片,还有炸碎的枪械零件和瓦砾,上面夹杂着无法辨认的衣服碎条。

“一个星期了……不,还有9个小时,增援的部队该反击了吧?”杨静怡疲惫地边爬边想。

离杨静怡不到100米,在满是瓦砾的建筑中隐然可见一辆“灰狼”式坦克的炮管正寂静地伸向前方。

“嘿,这家伙还活着!”杨静怡满怀喜悦地看着还健在的同伴,爬行的方向改为坦克设伏的阵地。要是没有它,敌人也许早就在昨天冲过杨静怡和战友们设伏的阵地了。

当杨静怡沿着建筑物墙壁站起身的时候,她忍不住向后方城堡的中心看去。“更多的建筑物被空袭摧毁了,不知道今天晚上有没有增援。”杨静怡正在呆呆地看着城堡的轮廓,试图找出那座高高的水塔还在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