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空中女杰(第2/4页)

“红枫”中队为这里前线的陆军提供进攻或防御的支援。偶尔,她们也被派到内陆执行任务。目标中有好多火车站,那是通往莫斯科的铁路线上的重要的枢纽。她们通过侦察已经掌握了敌人在该地区的防空力量。苏军的高射炮火力很强,但她们从没有发生有意外,除非敌人又投入了歼击机新锐编队。因为就在她们起飞前,俄国的一队战斗机编队还袭击了她们的机场,来犯的机型被她们叫做“铁约瑟夫”(即“伊尔-2”强击机)。

当时姑娘们翻身进入飞机后面的战壕里。几名男军官也跳了进来,一位少尉不小心正好砸在杨静怡的后腰上。这要比“铁约瑟夫”的轰炸更让她感到不舒服。机场的高射炮开火了,约瑟夫们扔下炸弹从低空逃走了。她们便接着起飞。

现在她们的航向是东北方向,高度2700米。万里无云。杨静怡飞在1号位置,好朋友宋慧艳跟在她后面。飞行途中,大家都将机翼与长机取平,杨静怡向战友们的驾驶舱望去,看到她们脸上都保持着特有的沉着和自信。

不一会儿,深蓝色的丘尔克湖就在前方熠熠闪亮。她们沿着这条航线飞了有多少次呀!总是在湖的北端折向南方。这里的很多地方都是战略要点,过去来过这里的记忆在头脑中一一掠过。她们接近目标时发现一堵黑色的风暴墙遮住了地平线。它是在目标前还是后面呢?杨静怡看到于小凤上尉在查阅地图,现在她们已经在穿越浓云,这是风暴的前锋。她找不到目标,杨静怡觉得,它肯定在风暴下方。按照时间计算,她们应该很接近它了。在这种单调的背景下,翻滚飘荡的云团增加了以目视保持航向的困难。

有几秒钟她们陷入到了黑暗中,然后重见光明。为了在云中可以看到中队长的机翼,杨静怡拉近了与领队机的距离。其实她这么做是冒着碰撞风险的。为什么于小凤还不调头?她们肯定不能在风暴中发动攻击。她们后面的飞机已经占好了阵位,看来也是这么想的。也许中队长企图在地图上找到敌人前沿阵地方位,转而攻击那里的目标。她降低了一些高度,但是各种水平上都有云层。于小凤从地图上抬起头来,突然以180度角倾斜翻了下去。她应该是考虑到了恶劣天气,但是她没想到杨静怡的机翼就在她旁边。杨静怡的反应很迅速;她急速翻转,更急速地又翻了一次,避过了碰撞。她现在已经翻了过来,几乎是在头朝下倒着飞。因为她的机下挂载了一枚700公斤的炸弹,这份重量使飞机大头朝下,以可怕的速度消失在乌黑的云海中。

她的四周漆黑一片,只听到风在呼啸吼叫。雨水泼入了驾驶舱,闪电时不时的划过,使周围亮如白昼。猛烈的阵风摇曳着飞机,整个机体结构都被激烈的振颤攫取了。看不到地面,也没有地平线供她判断出机位。垂直速度表的指针已经停止了摆动,指示飞机水平和高度的球形仪和箭头本应是恰好一个位于另一个之上的,现在它们都停在一角。垂直速度表指向零。空速表显示每秒都在加速。她必须尽快做些什么以使仪表恢复正常状态,高度计显示她们正发疯似地向下冲去。空速表显示杨静怡几乎在垂直俯冲。她读着高度计上的夜光数字,以这样的速度,几秒钟后就会坠毁的,那就完了。她一时间大汗淋漓,水珠从她身上滑落,是雨水还是汗水?高度计显示高度在不断的下降。她逐渐使其它仪表恢复了正常工作,除了操纵杆还在报警。她还在向地面冲去,垂直速度表仍显示出最大值。这段时间她一直在黑暗中摸索着。幽灵般的闪电不时刺破黑暗,使得靠仪表飞行更加困难。她用双手拉操纵杆,试图使飞机回到水平状态。她的太阳穴在悸动,大口地吸着气。她内心有种东西猛烈地敦促她放弃这场争斗。为什么还要干下去?她付出的所有的努力都没起作用。现在她震惊地发现高度计停在200米,它还在像一只泄了气的气压计一样无力地摆动着。高度计停在这个位置意味着随时会坠毁。不,坚持下去,要冷静,全力以赴。一下令人难受的撞击。完了,她想……我死了。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