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罗科索夫斯基的反攻(第3/4页)

但事实上,千里之外发生的另一个重大事件对这场大战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对苏联的全面进攻迫使北京把原定投入日本战场的人力物力转向西伯利亚地区,中国空军日益加强对苏联的战略轰炸,这一方面恶化了苏军的后勤供应,另一方面改善了华军的供应状况。

5月5日,一支华军飞艇部队给东方白送来了他急需的弹药、坦克的配件和大量的燃油。现在,东方白又有力量对前沿的苏军阵地发动一次攻击了,他明白这些苏军是不堪一击的。

5月11日,获得补充的华军向南发起了进攻,苏军一触即溃,东方白迅速夺回了之前失去的阵地。东方白原打算先发制人,以阻止苏军再向前推进,但此时整个行动已演变成一次全面的进攻。东方白夺取了大量战利品,包括1300辆卡车。到5月16日为止,东方白一再迫使给养奇缺的苏军后退。在两周之内,苏军损失了122辆坦克,76门野战炮和大约14000名官兵。

由于损失惨重,罗科索夫斯基的部下开始对他失去信心。有一些军官觉得罗科索夫斯基并不比巴甫洛夫强多少。指挥第17装甲师的少将梅杰维洛夫回忆道:“那时罗科索夫斯基真是快疯了。他今天全力向这个方向反攻,而明天又改攻另一个方向。他还很乐观,说服自己不相信受到了敌人的打击,一次当他正在思考反攻计划时,我向他汇报第17装甲师的情况。他飞来见我,几乎认为我是一个颠覆分子。”

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发觉不妙。他派他的老朋友,他信赖的顾问沙波什尼科夫前往调查前线战况。他得出的结论是“罗科索夫斯基缺乏足够的想象力。”并向斯大林建议撤换他。被这一报告搅得心烦意乱的斯大林没有同意。他的回答是:“我已经撤换了一个司令官。在三个月之内如果再撤换第二名的话,会影响部队士气。”就这样,罗科索夫斯基留任原职。

筋疲力尽的双方暂时停止了战斗。双方呆在防线两边,相安无事。这里的链形防线是苏军修筑的。防线向东南方向绕了一个几十公里长的巨大“V”形,然后拐向东北延伸。防线上密布地雷。每隔一段距离,就筑有一个堡垒。每个堡垒占地大约一到两平方英里,另外一些堡垒是在荒地上匆忙建造起来的。

每个堡垒的周围都环绕着地雷、带刺铁丝网、狭长的壕沟和碉堡。每个堡垒里都有足够的给养,可以在受到包围的情况下坚持一周。在这些堡垒之间,苏军坦克可以自由往返。它们的任务是拦截试图越过防线的华军坦克,并且在任何一个堡垒受到攻击时,提供机动支援。

5月下旬,东方白已准备就绪,决定恢复进攻。由于步兵部队和一些坦克已被用于对苏军防线北段的进攻,东方白计划率领一个装甲师和一个机械化步兵师向南绕过苏军的堡垒——这些堡垒正处于防线拐弯处。然后他就可以向北猛扑过去,消灭苏军的坦克集群,并且可以从背后攻击防线的其余部分。

5月22日,华军部队开始向防线北端发起攻击。东方白率领300余辆各式战车,从南面迂回到苏军侧冀。他留下一部分步兵部队围攻堡垒,自己率领部队向北面和东面成扇形展开。在防线东北约5公里处,首次与苏军交火,苏军的两个摩托化步兵师很快被击溃,到中午时分,苏军至少有三个装甲和摩托化师被吃掉。

但是,下午东方白遇到了出乎意料的麻烦。苏军刚刚得到大量的德制坦克——新型的55吨级“虎”式坦克。这种新型坦克装有88毫米口径大炮,可以发射高爆炮弹,对华军的“行者”坦克和各种装甲车都是很大的威胁。

到第二天傍晚,多亏苏军的顽强抵抗,再加上新型“虎”式坦克的威力,华军两个装甲师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坦克,被迫停滞在“高尔基”堡垒的外围。这里位于苏军主防线背后10公里。华军部队退进一个大约100平方英里的半圆形小块区域中,其周边环布着苏军的堡垒和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