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撤退(第2/4页)

4月6日清晨,机械化第8军在宽约22公里的正面展开,其当面是华军第16装甲师(约140辆坦克)。第16装甲师是一个在原步兵第16师基础上组建的新师,指挥这个装甲师的是曾毅少将。此时,通过时刻在空中盘旋的侦察机和地面部队的严密侦察,这个经验丰富的中国装甲部队指挥官已经了解到了红军机械化第8军的意图,并且做好了充分准备。而他的那位几乎没有任何情报来源的对手、红军少将里亚贝舍夫却只能在敌情不明、弹药油料不足的情况下强行发动进攻。而且出于无法解释的理由,他的机械化军还必须把一部分兵力交给旅级政委波别尔指挥,虽然此人非常缺乏指挥大规模作战的能力。

4月6日上午9时,在坦克数量上占优势的苏军机械化第8军发动了冲击,结果却遇上了一条虽然不宽,但两岸都是沼泽的河流。由于匆忙发动进攻的苏军在战斗前没有进行地形侦察,机械化第8军此前并不知道有这么一条河横在面前。但现在战斗已经开始,重新选择进攻出发地域已经不可能了。机械化第8军军长里亚贝舍夫少将只得派出摩托化分队去占领该河北岸,以掩护坦克部队渡河。

时刻掌握着苏军动向的中国人当然没有放过这个有利的机会。配合第16装甲师行动的步兵第57师炮兵部队迅速组织起猛烈的火力急袭,呼啸而来的一排排重炮炮弹摧毁了大量正在渡河的苏联坦克。与此同时,苏军的先头坦克部队与华军装甲16师第6坦克连发生了遭遇战,战斗规模随即扩大。苏军的坦克炮手们惊奇地看着华军新式的“灰狼”坦克在被他们打得满是弹痕后仍然满不在乎的前进。但在这次战斗中,苏军还是宣称击毁和缴获了8辆中国坦克,消灭了2个中国摩托化营,向前推进了4至12公里。

由于经过长时间行军,苏军坦克的油料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在空中,华军第4航空队对几乎没有得到一架苏联飞机支援的机械化第8军的袭击持续不断,使该军所属部队,特别是右翼的坦克第12师损失了大量的装备和人员,甚至军长里亚贝舍夫少将本人也在空袭中受了重伤,不得不由副军长接替了他的指挥。

相比之下,机械化第8军右翼的坦克第34师的攻势则比较顺利。该师凭借“KV”重型坦克强大的火力和坚固的装甲,不顾一切地突破了华军的阵地,进而直接威胁到了中国装甲部队的通道。面对危急形势,中国人迅速做出了反应。他们将空军配属的第1摩托化重型高射炮营的90毫米口径高射炮集中在苏军必经的桥梁附近,击毁了许多没有步兵掩护、彼此缺乏战术协同的苏联坦克(中方宣称摧毁了30至40辆),从而阻止了苏军坦克第34师的攻势。

当天夜里,进攻严重受挫,损失惨重的红军机械化第8军被迫退出了战斗。4月7日晨4时,东南方面军允许其全面撤退的命令下达到了该军。可是过了不到3个小时,已经在撤退过程中的机械化第8军又接到了方面军重新发动进攻的命令,紧接着方面军军事委员瓦舒金本人来到该军司令部。这个脾气暴躁的军事委员气势汹汹的告诉已经身负重伤的军长里亚贝舍夫少将,如果不执行进攻命令,就要枪决他。可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这个时候,方面军司令部已经撤销了瓦舒金带来的这道命令,而他本人和无法与上级取得通讯联络的机械化第8军都不知道这个新情况。于是按照这道事实上已经失效的命令,机械化第8军将撤退的后队改为前队,以坦克第12师的25辆坦克为前导,坦克第34师及坦克第12师一部共计180辆坦克紧随其后,靠着最后一点燃料发动了新的攻势。长长的红军坦克纵队踏上了绝望的征程。

尽管华军第48装甲军的侦察机发现苏军机械化军的重新集结和进攻,可是曾毅的第16装甲师的阵地还是在对手200余辆坦克(包括大量重型坦克)的猛烈冲击下被突入了30多公里,与其友邻的装甲11师的补给线有被切断的危险,而中国步兵第57师则遭到了重创。但是机械化第8军的反击毕竟是孤立无援:在该军的侧翼,红军其他机械化军的反击实际上已经失败了,他们的残余兵力正在握有制空权的华军追击下后撤。因此,机械化第8军上述的进展反而使其陷入孤军深入、即将被合围的危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