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前夜(第2/4页)

就在华军秘密调动的同时,大量从国境地带发出的令人不安的报告也雪片般飞入斯大林的办公室。西伯利亚特别军区报告称:在其所面对的地区,中国人的坦克、大炮、步兵正源源不断地开来,“战区的准备正在加快进行”。根据该军区的侦察,中国人将边境地区的居民都赶了出去,并把民用医院都改为军用。“根据一系列经过核实的情报,中国针对苏联的战备工作最近以来,特别是从1月25日以来,进行的更为紧张”。斯大林非常重视这些情报。在他的命令下,苏联的军事机器也在发动之中。根据中国情报人员发回的情报,苏联早在1月就把60%的军队集结到了东部地区。在1944年1月13日,苏联内地军区的第22、19、21集团军和从莫斯科方面军、列宁格勒军区调来的第16集团军(2个步兵军,1个机械化军)、一个步兵军(第21军),共计28个步兵师,已开始按总参谋部的命令,向东方国境线开进并编入西伯利亚特别军区。另外,第20、24、28集团军也做好了变更部署的准备。为了隐蔽企图,这些部队的转移是在部队野营训练的伪装下,不改变铁路正常运行时刻表而隐蔽地进行的。这和华军集结兵力的手法非常相似。1月14日到19日,国防人民委员会命令各军区,在当月21日到25日内,必须将指挥机构迁入野战指挥所。2月19日,又下令对机场及其他重要军事目标进行伪装,坦克和汽车必须涂上伪装色。与此同时,苏军总政治部起草了一份《近期红军中政治宣传的任务》,上面明确要求:“准备进行一场正义的,进攻性的,无坚不摧的战争。”在国境地区,苏军东部各军区也进行了大规模部署变更。大量部队在夜间向边境开进。到了3月中旬,东部军区的预备队已有一半开始调动,只是这些部队的炮兵因为还未完成打靶训练,结果大都被留在了后方靶场。这一情况后来对苏军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在战争前夜,接近三百万人的庞大苏军已经集结在了东部地区。他们现在所需要做的,便是命令掩护国境的第一梯队部队执行开战前发给的防御计划、进入一级战备、领取弹药油料和补给、开入边境野战工事。但在接到最高层(斯大林)的许可前,他们却只能待在营房里,此外则什么也不能做。可斯大林这时还不想下达第一梯队进入野战工事的命令,因为军队对战争的准备还很不充分。来自边境部队的众多报告证实苏联军队仍然问题成堆。仅仅坦克部队据说就还有17条缺点必须克服,其中包括:摩托化步兵被当成普通步兵训练、炮兵不能在开阔地带熟练的操纵火炮进行直接瞄准射击、无线电兵水平太差等等。指挥员的缺乏,即使在释放了大批被捕的军官的情况下也没有得到解决。苏军第二战略梯队虽然已经开始向边境移动,但由于国土过于辽阔,因此也无法在华军之前完成战略集中和展开,这将使已经集结的第一梯队苏军处于兵力上的劣势。

在这些现实因素的制约下,斯大林只能在确信华军进攻日期的情况下才能下达最后的命令。而各种情报提供给他的日期却有很多,日期是无法确定的,而拖延时间在斯大林看来却做得到。况且,按常理估计,中国和日本已经全面开战,应该不会冒两线作战的危险,他们也不大可能在毫无理由的情况下突然发动战争。

但这一次,中国人却不打算按常理出牌。

在中国政府因恐怖袭击发生了重大改组之后,代理大总统的杨朔铭上台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批准了确定对苏战争最后准备工作的“泰山计划时间表”,战争准备进入倒计时。

从这时开始,已经到达的中国师开始利用夜间向国界地域开进,步兵师进至距边境线7到30公里,装甲师,摩化师则进至20至30公里处。这里将成为他们的进攻出发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