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隐藏的计划(第3/4页)

操作训练都是在设备完善的基地进行。训练两个月后,将要在航空母舰上服役的飞行员到专门的训练基地进行飞行甲板降落训练。中国海军用两艘非编制的航空母舰进行这种训练。这两艘训练用航空母舰一艘叫“郑和”号,一艘叫“施琅”号,原来是进行远洋航行的大型邮船。上舰的飞行学员需要在这些训练航空母舰上进行领取航空母舰降落资格(简称航母资格)的测验。每一个飞行学员的累计飞行时间要达到360小时到450小时。这种训练制度的实际效果取决于高水平的教官。从基本训练开始,由有经验的航空母舰飞行员任教,操作训练通常是由有过战斗飞行阅历的人来执教。

合格的飞行学员被编入岸基飞行中队,大约在6个月时间内,这个岸基飞行中队就会和别的飞行中队一起编成一个航空母舰飞行大队了。飞行大队组成后,就立即派到航空母舰,或者由航空母舰接收那些已经完成飞行任务的飞行员的飞机。前一种情况,飞行员有足够时间适应舰上环境,获得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经验。后一种情况,飞行员上舰一两天后就得参加战斗。

在训练飞行员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麻烦,但中国海军很重视保护飞行员的生命安全。为了营救遇难的飞行员,潜艇、水上飞机和水面舰艇经常要冒着极大的危险担负“飞机警戒哨”任务。这种作法与日本海军指挥官的鲁莽无情不顾飞行员死活的行为截然相反。

当战幕在亚洲刚刚拉开的时候,中国军队里的飞行员的数量还很有限。但现在,无论是飞机的数量还是飞行员的数量,都远远超过了现役航空母舰的实际需要。

攻击机群在集结完毕后,便浩浩荡荡的向敌人舰队杀奔而去。

“小鬼子们!我们来啦!”

“做好迎接准备吧!老子要送你们去西天!”

“这些天炸的净他妈的是小船和固定目标,老子都腻歪了,这回可以好好过过瘾啦!”

听着话筒里的一声声“狼嚎”,吴乐天不由得咧了咧嘴。

和深受西方影响富有骑士精神的中国空军不同,中国海军航空兵素有“海匪”之名。空军那些文质彬彬的规矩和作风在海航一概看不到。

吴乐天没有理会战友们临战前因兴奋而发出的大呼小叫,而是静静地观赏着周围的景色。

此时的天空一片碧蓝,云层很厚,天空中的上百架涂有“人”字军徽和各色涂装的中国战机在金色阳光的照耀下,穿行于云间,构成了一幅极为壮美的景象。

但是海上的天气说变就变,过不多久,强劲的海风把日本海上空低沉的积雨云吹了过来,天空中很快阴云密布。这时,在100米左右的上空,有两批五机密集编队的双发轰炸机在波浪和云底之间隆隆地向东飞去。看不清这些飞机的机身和机翼上的标记。

飞来的不是中国飞机,而是10架日本陆军航空兵的轻型轰炸机。这应该是他们的首次突击。

吴乐天抑制住了要飞过去把这些笨拙的日本轰炸机打下来的冲动,他知道,自己的任务是护航,让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攻击机炸掉敌人的航空母舰。

和敌人的航空母舰比起来,这些日本人的“飞行棺材”实在是不值一提的目标。

随着云层的不断堆积,天色变得越来越昏暗,能见度也不断的降低。

吴乐天知道,要想在这样的天气里取得成功,只有进行低空攻击。“标枪”式攻击机装载的是穿甲炸弹,穿甲炸弹只有从高空投下才能奏效。

参加这次出击的都是最优秀的飞行员。此时张永德少尉飞在编队的前头,一直朝南飞去。出发前,他们已计算好改变航向的时间,时间一到,他们就沉着地改变航向。

“那边应当是敌人舰队的位置!”张永德少尉在话筒里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