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旭日西沉(第2/4页)

“这就是中国军队装备车辆少给他们带来的重要好处。中国军队最高统帅部深明其士兵的心理,并正在设法变其弱点为优点。”

“在这一次的战斗中,中国军队的空军起了重要的作用,虽然他们在战斗开始损失很大,因为好多的飞机被中国政府偷偷的卖给了美国人和英国人。但是,随着这场灾难而来的却是意想不到的大规模的复兴,只有这样国土辽阔的国家取之不尽的资源才能使这种复兴成为可能。”

“中国空军从来没有被日本人击败,日本方面也曾实施了几次有效的突击,给中国空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中国空军仍然拥有制空权,但是他们并不能控制广阔战场的所有地段,中国军队时常握有局部的制空权。到目前为止,形势开始有了新的变化,到了秋天,日本帝国军队第一线飞机有1500架,中国军队却有14000架,后来的数量对比就更不利于日本帝国军队了。”

“应当指出,中国军队空军的作战效力同它的兵力数量相比还是有些不相称的。在这场战争初期的几个月,他们损失的空勤人员很多,虽然很快得到了补充,但这些损失其实是非常不必要的。另外,他们成批生产的飞机要比我们的逊色得多。高级军官看来还没有很好地掌握现代条件下的空军作战原则。”

“中国军队实际上没有战略空军。中国军队远程航空兵所实施的突击,没有使日本方面遭受更大损失。有时,侦察飞机可以飞越日军的防线30至60英里,但轰炸机和战斗机飞越日军防线超过20英里是不多见的,这对日本帝国军队十分有利,因为即使是在战争最艰苦的阶段,我们的部队和后勤补给单位都可以顺利地在后方地域内活动。”

“中国军队的飞机在战场上只执行战术任务。自从夏天以来,在战场上空从早到晚都有他们成群的飞机飞过。他们装有厚厚装甲的强击飞机专门用于低空袭击,他们的飞行员都表现非常英勇。他们的夜间轰炸机通常单独出来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扰乱日本军队的休息。他们的地空协同在不断地改进,他们技术上的劣势也逐渐消失,而在战术上,他们总处于优势,因为日本的飞行员是比不过他们的飞行员的。”

“中国是尝试大规模空降和伞降作战的第一个国家。他们在战前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伞兵。尽管出现了一些有利时机,但在这次的战斗中,他们没有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空降着陆,而是常常用飞机补给和加强游击队。”

“中国空军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是很难预料的。看来,地面作战仍然是主要的,而地面作战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进行反坦克作战。无论如何,过低估计他们的空军力量是不明智的。现在他们的空军还在不断地改进。从中国人在朝鲜和西伯利亚使用的飞机的质量来看,中国空军还是有很大潜力的。当前,他们已把注意力放在发展战略空军方面,对他们的远程轰炸机切不可等闲视之。”

“日本帝国军队在中国取得的战果清楚地证明,中国军队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尽管中国有辽阔的国土,泥泞的大地和冬季半融的冰雪,而日军装备又不足,兵力数量上也属劣势,但日本帝国军队确曾胜利在望。即使在最危急的那段时间,日本的士兵从来也没有感到比中国军队差。但是,虚弱的日本帝国军队,就象海洋里的礁石,被无穷无尽的中国士兵和坦克的浪涛包围着,冲撞着,最后被它们淹没掉了。对于中国军队,自然是不能低估的,对它们的强、弱点要慎重而冷静地加以分析。就他们的作战能力而言,如果认为兵力对比悬殊,中国军队就是不可战胜的,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战争的经验表明,日本帝国军队曾以一比五的劣势兵力取得过一些胜利,当然他们参战的部队必须是接近于齐装满员的。有时,在兵力对比更加悬殊的情况下,他们也取得了胜利。在这方面,其它西方国家军队未必能比日本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