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不同人眼中的中国军队(第3/4页)

“‘最近的目标是夺取桑叶河以西的西伯利亚领土,然后沿桑叶河建立筑垒地区,以掩护其筹划修建的第二条战略铁路。这条铁路将从中东铁路的西面伸向日占区的边界。’”

“杨朔铭说:‘现在你已经有作战经验了。你要好好利用自己的经验训练部队。’”

“当我呆在西伯利亚的时候,我没有机会仔细研究德国与英法两国之间的战斗行动的过程。利用这个机会,我问道:‘如何理解西方战争的形势?下一步战事将会如何发展?’”

“杨朔铭说道:‘英国和法国没有认真对德国作战。他们一直希望我们成为同苏联作战的主力。他们现在虽然同我们建立了反对轴心国的同盟,但这对我们并没有太多的好处,我们必须要为自己考虑,而且他们自己也得为这种近视的政策付出代价。德国和苏联结盟使得他们的力量空前强大,西班牙已经倒向了德国,苏联也攻下了希腊和土耳其,这样的话,德国军队下一步一定会攻陷英国本土。’”

“结束了这次重要的会谈,我回到住所后,久久不能入睡,这次谈话时的情景一直萦绕在我的脑际。”

“杨朔铭的外表,他那低沉的声音,对问题深刻和具体的分析,渊博的军事知识,听取报告时那样聚精会神,这一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在钟离卫聚精会神的做着战场记录的同时,在日军的战线里,也有人在做着同样的事。

在昏暗的灯光下,西伯利亚驻屯军司令部里,一位德国军官正在奋笔疾书。

“……在这里,我想总的谈谈对中国军队的印象。”

“西方文明人士,可以说没有一个人会了解中国人的性格和灵魂。其实,只有了解中国人的性格,才能真正了解中国军人的素质以及他们在作战中表现出的各种优点和战斗方法。战士的坚强性和他们的精神状态,永远是作战中的首要因素,常常比兵力兵器的数量都重要。自古如此,现代的战争也不能例外,我想,将来打仗恐怕也会是这样的。”“永远也不能事先猜出,中国人要干什么!他们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根据经验可以轻而易举地判断出,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人将作些什么,但是对于中国军人可是例外。中国人的天性不同寻常、而且是复杂的,就象他们的辽阔的、难以捉摸的国家一样。很难想象,他们有多大的忍耐力,他们无比英勇顽强,但有时又表现得十分懦弱。竟有过这样的情况,中国军队的士兵们不怕流血牺牲一次又一次地击退日本帝国军队的冲击,但是遇到对方一个小小的突击群,却突然逃窜。有时,中国军队的步兵部队刚听到枪响就慌了神,但第二天同是这个部队又勇猛顽强地投入了战斗。中国人是反复无常的,今天他可能根本不考虑翼侧的安全,明天他可能又害怕翼侧受到威胁。他们对一般战术原则采取玩忽的态度,对他们的条令则字字信守。这或许是因为,他们不善于独立思考,对自己的行为也并不检点,只是根据他们的情绪来行事,这是西方人所不能理解的。从本质上看,中国人生性骁勇,但是又受着一定的感情和本能的制约。他们的个性是不稳定的,很容易受群众的影响,而他们的吃苦耐劳却是从长年累月的病苦和穷困中磨练出来的。由于具有这些固有的特点,中国军人在许多方面都优于更有觉悟的西方军人。”

“中国军人以忍受寒暑和饥渴的痛苦著称。天大的困难也不会对他们的精神产生影响,他们缺乏虔诚的宗教式的稳定情绪,他们喜怒无常,时而象野兽一样残酷,时而又出现了纯朴的仁慈,他们有同伴在一起时,对敌人表现出满腔仇恨和无比的残忍,但在同他们个别相处时,他们又表现出友好和宽厚。具有这些特点的中国人,多半是北方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