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法国败亡(第3/4页)

“这只奇怪的船队在炮火的轰击下,没有武装、没有护航,但勇敢的人们却迎着枪林弹雨和硝烟烈火,在漂着沉船的海面,灵活地向前行驶着,明知前方是地狱,他们也毫不畏惧。这支勇往直前的船队为了怎样的目的奋勇向前呢?”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德国1940年5月10日开始进攻西欧。当时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拥有147个师,300多万军队,兵力与德国实力大体相当。但法国的战略呆板保守,只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自认为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上,然而,德军在攻打马奇诺防线的同时,派出大军首先攻打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并绕过马奇诺防线从色当一带渡河进入法国。德军不久又攻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5月21日,德军直趋英吉利海峡,把近40万英法联军围逼在法国北部的狭小地带,只剩下敦刻尔克这个仅有万名居民的小港可以作为海上退路。”

“形势万分危急,敦刻尔克港口是个极易受到轰炸机和炮火持续攻击的目标。如果四十万人从这个港口撤退,在德国炮火的强烈袭击下,后果不堪设想。英国政府和海军发动大批船员,动员人民起来营救军队。他们的计划是力争撤离三万人。”

“对于即将发生的悲剧,人们怨声载道,争吵不休。他们猛烈抨击政府军方的无能和腐败,但仍然宁死不惧地投入到撤离部队的危险中去。于是出现了驶住敦刻尔克的奇怪的‘无敌舰队’。”

“这支船队中有政府征用的船只,但更多的是自发前去接运部队的人民。他们没有登记过,也没有接到命令,但他们有比组织性更有力的东西,这就是不列颠民族征服海洋的精神。一位亲身投入接运部队的英国人这样对我说道:‘在黑暗中驾驶是危险的事。阴云低垂,月昏星暗,我们没带灯,也没有标志,没有办法辨别敌友。在渡海航程一半还不到时,我们开始和第一批返航的船队相遇。我们躲避着从船头经过的船队的白糊糊的前浪时,又落入前面半昏不明的船影里。黑暗中常有叫喊声,但不过是偶然的喇叭声而已。我们是边靠猜测边靠上帝地航行着……’”

“等着上船的士兵已经没有了丝毫的纪律,他们为撤离已经战斗了三个星期,一直在退却,他们经常失去指挥,孤立无援,他们缺少睡眠,忍饥挨渴,现在已经变得绝望了。这些疲惫的士兵步履蹒跚地跨过海滩走向小船;大批的人马冒着轰炸和扫射涉入水中,前面的人水深及肩,他们的头刚好在扑向岸边的波浪之上,直至齐肩深他们才上到船上。从岸上摆渡到大船去的小船因载人过多而歪歪扭扭地倾斜着。一些大船不顾落潮的危险差不多冲到了岸上。沙滩上有被炸弹击中的驱逐舰残骸,被丢弃的救护车……这一切都辉映在红色的背景中,这是敦刻尔克在燃烧。没有水去扑火,也没有人有时间去救火……”

“到处是地狱般可怕的喧闹场,炮兵不停地开炮,炮声轰轰,火光闪闪,天空中充满嘈杂声、高射炮声、机枪声……”

“这支杂牌船队就在这样危险的情形下,在一个星期左右时间里,竟然奇迹般的救出了11万5000人!,其中包括12000名法军和比利时军队!这是令人震惊的奇迹!……”

看到最后的数字,杨朔铭合上了报纸,闭上了眼睛,脸上现出了一丝痛苦之色。

曦雪有些惊异地看着他,她能感觉到此时此刻的他内心似乎正在进行着激烈的交战,她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会变成这个样子,但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等待着他恢复平静。

过了好一会儿,杨朔铭的脸色恢复了正常,他没有再看那张报纸,而是轻轻将报纸放在了桌面上。

“您不舒服吗?将军?”曦雪轻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