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左舷战斗舰”系列(第4/4页)

“6、TDS防御等级:防御高爆炸弹的近失弹。”

“7、最多可露天系留搜索/校射/雷击水上飞机7架。一具不可旋转式弹射器,与航母上同型,冲程30米,可弹射海军所有重量的舰载机。包括航母轮式舰载机(无法回收)。护卫航母时,一般搭载航母轮子舰载机,起飞后在航母上降落。”

“8、锅炉-涡轮机-锅炉-涡轮机单元布置,方尾球鼻艏。”

“9、右舷有两具固定式457毫米航空鱼雷发射管,用于抛弃鱼雷库鱼雷以及必要时结果商船。”

“10、拥有绝大射界的艏艉四个高平炮炮群,相当于两艘防空驱逐舰的区域防空能力。”

看到这里,杨朔铭的神情变得凝重起来,随着他心念所动,“超级电脑眼”将史选侯画的简图扫瞄了下来,并且以极快的速度开始细化。

“由于伦敦条约对巡洋舰、驱逐舰等辅助舰的数量和吨位做出了一定的限制,原本打算以数量取胜,准备大造消耗品廉价重巡的方案破产。促使设计思想从原本压根儿没考虑违约,到向设法舞弊的方向转化。”

“为了在不违约情况下尽量增大设计吨位,在设计施工时就考虑了迅速改装的需要。完工时只安装船体内部的水平装甲,而没有安装船舷的垂直装甲带,并且副炮火力也仅维持最低限度用于训练,但预留了所有的安装位置和接口。整船容积也是按照改装后吨位标准所设计制造,平时使用超额的燃油压载。”

“在条约终结或者宣战后入坞一周到一个月内,即可抽干压载用的燃油,安装完所有存放在海军仓库内的船舷垂直装甲板,以及剩余副炮,完成改装,征召水兵,进入满员战斗状态。”

“所以按照华盛顿条约的限制,订报重巡服役时的参数:3座3联装203毫米50倍径炮炮塔,航速34节,艏艉中线各1座120毫米50倍径高平炮双联装炮塔,左右各一座4联装47毫米高射机关炮,水上飞机1架。”

“按照华盛顿条约关于标准排水量的定义,1934型条约重巡在完工时恰好达到了标准排水量一万吨,并没有违反条约限定,但在性能上全面超越了意大利的‘扎拉’级、法国的‘阿尔及尔’级和美国的‘威奇托’级重巡洋舰。”

杨朔铭看完了史选侯的“绝世好舰”的“介绍说明”,不由得点了点头。

“真要弄出这样的东西来,以后海上的仗可就热闹了。”杨朔铭自言自语的说道。

一张左舷布设了6座五联装600毫米鱼雷发射管,舰首和舰尾各排列着4座双联装主炮,舰面中部有3座四联装主炮的怪异军舰的设计图映入了杨朔铭的眼帘,杨朔铭知道,这便是史选侯的“左舷战斗舰”系列里的鱼雷巡洋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