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西班牙的“军援”(第2/4页)

“我的博物馆里还将陈列的另一件展品,那就是我们的新式突击步枪(我现在还不能提它的正式名字)……这不是犯罪分子用来抢劫银行的那一支,也不是我拿着它进入蒙古的那一支,我说的是我国海军陆战队员们爱不释手的那一支。它坚固,结实,好用,就象一个亲密的战友。它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而这两个特性在战斗是最为重要的。”

“我的博物馆将要有来自世界各地——德国、美国、英国、法国、俄国和日本的武器,但绝大多数将来自于我的祖国。我为什么这样喜爱我们自己的武器?因为我们的设计师在十几年前就认识到一个最朴实的真理——只有简单而可靠的装备才能适应战争的需要。现实中同样的道理还有:只有简单而易于了解的计划才能成功,只有最简单和最耐磨损的战地服装才是最好的军服……我们中国人对武器的要求是:它必须易于生产,结构简单,容易教会士兵使用,并易于维护和修理。”

“我国的钢产量现在和英国基本相同,但是我们生产坦克的数量却远远超过了英国,还有苏联和日本。如果战争爆发的话,我们的坦克因为结构简单的关系。有可能临时修复几万辆这样的坦克,以便两次甚至三次地让它们重返战场。我们的坦克有很多是在一些规模不大的工厂安装的,有的甚至是露天工厂,但就是这样的工厂,生产了世界上结构最简单、性能最可靠的坦克。”

“有人认为我军装备的坦克结构简单,使用效果肯定不好。但恰恰相反的是,我们的坦克不仅简单,还是当时世界上最具威力的坦克。”

“有一天,我在北京买到了一本1927年出版的关于未来战争问题的旧书,其作者头脑清醒,富有理智,他的逻辑无懈可击,分析敏锐——在分析了他一生中研制军事装备的途径后,他宣称坦克的合适位置是停放在博物馆里,和恐龙的骨架紧靠在一起。他的论据很简单——反坦克炮已经发展到如此程度,在未来战争中,它们可以完全消灭坦克的密集编队,就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机关枪完全克制骑兵一样。”

“贬低坦克的人观点很简单:‘看一看反坦克炮弹吧!看看它的命中精度和穿甲能力吧!’——这个结论实际根本站不住脚。反坦克炮是一种防御性武器,任何防御系统都意味着部队在广大战线上分散,使他们在有些地方强,有些地方弱,而什么地方弱,坦克就会大量集中出现在那个地方!假如平均分配兵力和兵器也是不可能的,那样的话,没有一个防御地段的兵力是够用的。”

“试想一下,在每公里前沿配置10门反坦克炮,坦克将会选中某一特定地点,数百辆或数千辆同时进行攻击……而当你集中所有的反坦克兵力时,坦克却只需绕道而过。因为坦克是进攻型武器,它有战斗主动权,它可选择在何时何地进攻,以及使用多大的兵力。希望反坦克武器的完善导致坦克的消亡,这是完全错误的!坦克一样优势,他们是进攻者——他们决定何时,何地,如何去进攻。只要当他们认为有成功的信心时,当他们已经秘密地发现对方防御上的弱点时(这些弱点的存在是防御方本身不易觉察的),他们就会动手!”

“我军的将领们从来都非常明白,只有前进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对他们来说,防御只会被理解为失败和死亡。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防御也只能带来僵局!”

“进攻就要对敌人最薄弱的地区实施最猛烈的打击。因此,要胜利就必须进攻,你必须突然向前运动,行动坚决。为此,你需要有一辆车,它能到处运动去消灭敌人而自己最好不要受伤。一辆能全面拥有机动、火力及防护等特点的车就是坦克。也许在将来,坦克的装甲会更加完善,也许它不用履带而用别的什么方法来行驶,也许它没有炮,而用其它的武器,也许所有的东西都改变了,但只要它最重要的特性——机动,火力和防护的综合能力仍然保持不变,只要有战争,只要想取得胜利,坦克就将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