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3/4页)

这个人的名字,叫杨朔铭。

杨朔铭在信里所写的很多创意和设想,给了特斯拉以极大的震撼。

两人虽然没有见过面,但在心里,已经成了莫逆之交。

在经过数次通信之后,特斯拉终于决定,接受中国方面的邀请,去中国进行他的未竞事业。

发明家对他的年经朋友表白说,精神上的痛苦、灾难造成的损失、商业上遇到的挫折以及其他种种磨难,只不过激发起他更大的工作效率。而且他甚至感到,只有在巨大的阻力面前他才能攀登到最高峰。杨朔铭理解特斯拉的想法,表示要竭尽所能帮助他。

杨朔铭安排“人和”公司在美国的代理公司帮助清偿了特斯拉所积欠的所有债务,并使特斯拉的一些重要实验设备免于清偿拍卖的下场,还替他偿还了他欠的服务人员和工人的工资。

在几乎无人关注的情况下,特斯拉悄悄的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在杨朔铭的安排下,特斯拉重新拥有了自己的实验楼和居所,以前的生活,似乎又回来了。

如今的特斯拉,已经不象往年那样的不得不在过多的其它事务当中分散自己的精力,除了每天去东方大世界饭店的天上人间餐厅用餐,他轻易不接受任何邀请,而是专心于自己的研究和发明。

虽然减少了社交活动,但并不意味着他在过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他的实验室,成了中国科学界和文化界名流经常光顾的场所。

当然,杨朔铭也是这些经常光顾的人当中的一位,也是和他最熟的人。

在很多人眼里,杨朔铭既是特斯拉的忠诚崇拜者,又是为他在科学界里拼搏的一名助手。这一老一少,常常相处在一起。特斯拉一向是在别人熟睡的时候埋头勤奋工作的,但他也不忘到城里长时间闲逛,好让自己散散心。而杨朔铭则常常陪伴着他作这类夜间旅游。

他和杨朔铭两人,一边散步一边谈论着各种话题,包括文学、科学、饮食、锻炼、时装和婚姻。当然,两人谈论最多的,还是和发明创造有关的东西。

特斯拉向杨朔铭谈到半途夭折的无线输送电力计划和“世界系统”,和老小摩根不同,杨朔铭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告诉特斯拉,准备在中国实现他的梦想。

杨朔铭告诉特斯拉,中国的国土广大,人口众多,很多地方都需要电力,但中国各省区的地形有很大的差异,铺设线路十分困难,而如果特斯拉一直想要实现的无线输送电力,则是很好的解决方法。

就在今年,一座新的沃登克里弗塔已经在北京的郊区悄悄的动工修建。

对于特斯拉来说,没有比这更令他感到振奋的事了。

只是现在的他,还想象不到,还会有更多的沃登克里弗塔,出现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

西藏,拉萨。

已经是深夜了,雪域卫藏的第一圣城笼罩在深沉的黑幕中,寒风夹着雪花在狭窄的街道乱窜,发出“呼呼”地响声,仿佛一条条白练飞舞着冲向郊外。城内所有的房屋的大门都紧紧关闭着。城边高高的药王山上,巍峨的布达拉宫好似巨灵的身影耸立在夜幕中,远远的望去,似乎看得见从窗户透出的一丝丝淡淡的灯光。

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正安坐在他平日诵经读书的地方——小经堂里。

小经堂内的布置和平日没有什么两样,那些庞大的横梁上面,依旧挂着许多用牦牛毛编织成的布条,顶上是一支类似新月状的长矛。经堂内最引人注目的是几根大柱,它们是用西藏特有的红色圣土漆成,看上去虽不那么光洁,但显得十分庄重。经堂的内墙上绘着太阳、月亮和星星等各种精美绝伦的图案,无怪乎只要踏入这间屋子,总是感到有一种威严。

摇曳着的昏暗的酥油灯光下,四十八岁的十三世达赖喇嘛一动不动地坐在宝座上。他脸庞略显清廋,眉毛上扬,鼻子高挺,嘴唇紧闭——这就是那张令青藏高原上百万藏民奉之为神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