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雷电怪杰(第2/4页)

上面写着:“如果晚上你没有什么更加叫人兴奋的安排,我想带一位朋友去您的实验室拜访。”

特斯拉微微一笑,疾笔回复道:“如果你的朋友胆子够大的话,就来吧。不过你要是午夜能到我的实验室来,我一定叫你尽情痛快一番。”

照例准十点,特斯拉起身离开餐桌,消失在北京灯火阑珊的街头。

他朝着实验室方向往前慢慢溜达,半路上拐进一家小公园,嘴里吹出一阵轻快的口哨。这时,只听见附近一幢楼房顶上,扑簌簌传来一阵拍打翅膀的响声,接着一个熟悉的白色影子,悠然飘落在他的肩头。特斯拉从口袋中取出一小包谷粒,倒一把在手心里叫鸽子啄食,随后又把它放回到苍茫的夜色之中,还送给它一个飞吻。

现在他要考虑下一步去处了。如果他继续逗留在这座大楼跟前,他还得绕它来回走上三圈。他长叹一声,转身朝实验室走去,方向是平安胡同27号,离长安街不远。

他跨进那沉浸在黑暗之中的摸熟了的筒子楼,伸手将总电闸合上。安装在四壁上的管灯刷地发出耀眼的光芒,把这个黑森森的大洞穴照得通明透亮,露出四下摆满了的各种稀奇古怪的机器。这种管灯十分奇妙,它和拉在天棚四周的电线没有任何连接。的确,管灯压根儿没有接头,它的电能完全是靠四周的电场供给的。特斯拉可以将一支没有任何连接线的灯管拿在手中,在实验室车间里走到哪里就照到哪里。

在一个角落里摆着一件怪里怪气的奇妙装置,此刻悄悄地震动起来。特斯拉看到它,不由得会心地一笑。这台装置有一个平台模样的东西,底下装着一只很小的振荡器,眼下正在开动,只有他才懂得这种装置的可怕威力。

他把头探出窗外,若有所思地瞥了一下窗外远处住房的幢幢黑影。他的邻居都是中国居民,他们经过一天的劳累,看来一个个都睡熟了。一位中国老警察曾善意地告过特斯拉,有人总是上他那里告发,说入夜以后经常看到他的窗口射出一道道蓝光,弄得街上老是电光闪闪。

特斯拉耸耸肩膀,转过身来投人工作,着手对一台机器进行一系列的精密调试。他全砷贯注地埋头千活,丝毫察觉不到时间的消逝,等到他听到楼下门外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才猛然清醒过来。

特斯拉赶到楼下,打开门,把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国人迎进门来。

“胡适先生,你能来我真是太高兴了。”特斯拉用不太熟练的中文说道。

“特斯拉先生,我想这主要归功于读者。现在的北京,无人不谈西方出了一个新的奇才,当然他们指的不是爱迪生先生。”

“好吧,请上楼吧,让我们看看,我是不是配得上这番赞誉。”

他们刚要踏上楼梯,突然从街门口飞进来一阵爽朗的笑声。特斯拉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

“亲爱的杨!你来了!”

“当然,我说过要带朋友来的。”

“我一直盼着再见到你,亲爱的朋友,在阅读你给我的那些信件的时候,我不断被你的许多建议所打动。你的这些建议,已经超越了目前无线电技术方面的发展。无论电力工程还是无线电技术,现在只要向前迈进一步,我都可以从中追溯到你给我的启示所产生的思想火花。你知道,能够在有生之年亲自看到如此纵横驰骋的想象付诸实现,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

“你太客气了,您是一位多产的发明家,您解决了当时电气工程技术中的最重大问题,给世界创造了多相电机和配电系统,给电力技术带来革命,并为后来的非凡发展打下了基础。在哥伦比亚大学具有历史意义的高频问题报告会上以及在后来一段时间里,我曾读过您的著作,对您神交已久,您在我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潜藏在我心中的对于气态传导的兴趣,因您的煽动而发展成为永不熄灭之火。我曾经对我们俩都认识的一位朋友说,您那本收录了您早期报告材料的书,再过一百年仍不失为一部经典之作:我至今仍不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