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刘文彩的救赎(第2/4页)

本来是一些政府管理方面的技术问题和能力问题,比如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造成的一些冲突,甚至民间围绕具体经济利益的一些冲突,都被人有意无意地上升到了执政者“意识形态”的层面。而事实上,类似问题在世界上哪个国家都会出现,与“意识形态”根本没有关系!但这种政府管理的技术,恰恰却是这个长于夺权破坏、短于建设的古老民族所极为欠缺的!而其中某些问题,比如食品造假,比如缺乏商业诚信,比如缺乏公关道德,在中国的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出现,其主要源于民族的劣根性,却也被归咎于执政者,这可以说是很多中国人推卸责任的好办法,什么问题都往“万恶的政府”头上一推,自己就都是无辜、正义和无责任的了!

同样的,一些政府部门也倾向于对号入座,大包大揽,将一些针对具体人和事的批评,非要“上纲上线”到“意识形态攻防战”的高度,一时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结果将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在改革博弈中产生的正常摩擦,一点不剩地全揽到了自己身上,变成各个不同利益集团与政府的摩擦。这种可悲而又无知的大包大揽行为,将社会正常博弈产生的波动,一概解读为“不稳定”,进而为了维持刚性的所谓“稳定”,便强行压制各种摩擦,结果却酝酿出更大的摩擦,最终导致矛盾激化!

“稳定”压倒一切,但却不去解决矛盾,结果弄成了矛盾最后压倒了稳定!

“而要真正解决问题,根源上就是必须走出这个‘泛意识形态化’的桎梏。”杨朔铭说着,目光望向了远方,“中国人在将一切外在框架异化为投机牟利工具方面,具有超常的能力。晚清以来至现在的中国,几乎成为各种‘主义’的密集试验田,而各种‘主义’进口到中国后,无一例外地都被彻底变型走样,实现了‘中国化’的替代。这是中国特色的虚妄与虚幻,只要走出这种虚妄与虚幻,大概中国就能脚踏实地的前进,少摔跟头了……”

听了杨朔铭的象是回答又象是自言自语的话,陈宦的脸上现出赞许之意,他没有再说什么,观察舱内一时间陷入了沉默之中。

此时伞降攻占刘家大院的行动已经告一段落,一位军官向杨朔铭报告了一下地面的情况,杨朔铭点了点头,对陈宦说道:“咱们下去会会这位‘刘老虎’吧。”

“你们二位辛苦了。”

“你们俩这一次干得不错。回去后可以好好的休息一下。”

“你们收集的证据我们已经找到了,这一次对刘文彩的指控会用得到的。”

听了释放他们的军官的话,刘德升和陶诗咏不好意思的相视一笑。

此时周围到处都是忙碌的人群,刘德升和陶诗咏不想干扰别人的工作,于是便在院子里随处走动起来。

虽然让刘文彩关了这么多天,但他们俩对刘家大院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还是没有概念,现在有了机会,正好随处看看。

伞兵们和调查员们正在清理和封存物品,刘家的人全部被押在了院子里。一些死尸也被拖到了院子中央,整齐的排在一起,陶诗咏看到了那个曾欺负自己的团丁,他现在已经成了冰冷的尸体,虽然她一想起他对自己的侮辱就羞愤不已,但看到他身上那还在冒烟的枪洞,她的心里又禁不住有一丝怜悯。

在伞兵们实施空降的时候,刘文彩虽然下令不许抵抗,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接到了他的命令,一些团丁还是开了枪,但在凶悍的伞兵们的攻击下,这些人非死即伤,为了保命,很快全都放弃了抵抗。

此时空气当中还残存有淡淡的硝烟味,刘德升和陶诗咏并肩走着,二人想起几天来的遭遇,都不胜感慨。

二人不知不觉的来到了刘家大院的门口,这时,一群人忽然出现在了门口,刘德升认出了在众多的护卫人员当中的为首两个人是谁,不由得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