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眼睛”的报告(第3/4页)

听到她说得头头是道,杨朔铭禁不住连连点头,眼中闪过赞许之意。

“不过四川男人也不全是懒的,也有吃苦耐劳的一面。四川人口多,因而劳力充足,听省府的人说,四川男人去外地做工的人很多,几乎遍及全国各大城市,尤喜欢去两广地区。”唐九妹补充道。

“我还去过重庆。重庆是山城,市容很乱,需要人工搬运的东西很多,‘棒棒军’随处可见。重庆人喝的是浓冽苦涩的沱茶,成都人喝的是芬芳袭人的花茶。重庆也是赌博风行,开茶馆的人多,喝茶可能就是去赌钱,茶馆老板很多是黑道的。夏天到处是光膀子和光头的人在街上溜达,或者围着辣气腾腾的火锅大吃。重庆男人好色,下了班就喜欢逛花街。重庆的夜晚灯红酒绿,十分繁华。重庆下面的一些个县,经济虽然不怎么样,风月行业却很是红火。重庆的男人不务正业的较多,不象这边的人喜欢做完了事再玩,他们是玩完了再做事。有些小孩子初中刚刚读完,就不读书了,而是出去‘晃’,干一些敲诈赌钱之类的事情。这些人男娃子的叫‘杂皮’,女娃子叫‘太妹’。当地老百姓虽然很怕杂皮,却又希望自己的家族里出几个有势力的杂皮,被欺负的时候叫一大帮人过来,砍一顿或者讹上一笔钱。重庆的女人和成都的女人一样,都有玩麻将的习惯。渝东地区的女人一般都长的眉清目秀,窈窕动人,她们个个身体纤细、肤白皮嫩。她们讨厌本地男人,喜欢背井离乡去外地打工挣钱,最后堕落风尘的很多。”

听到唐九妹讲到这里,杨朔铭不由得叹息了一声。

“我还见到了陈衡哲教授。”唐九妹象是和他开玩笑似的接着说道,“她要我告诉你,要你想办法管管四川这个‘宁为将军妾,不做平人妻’的事。”

想到中国第一位女教授居然让唐九妹带了这么一句话给自己,杨朔铭禁不住愕然。

陈衡哲是清华大学1914年选送公费留美的女大学生之一。留美期间,先在纽约瓦沙女子大学攻读西洋史,兼修西洋文学,1918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920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硕士学位,同年应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邀回国,成为中国第一位女教授。现在在四川大学担任教授。

陈衡哲学识渊博,眼光锐利,她常常能在旁人习以为常的问题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她的目光并不是象胡适那样的投向白热化的激烈政治斗争,而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关注中国的儿童问题、妇女问题、教育问题、宗教问题以及其他种种社会问题,她以女性的视角观察社会,同时不失批评家的锋芒和学者的睿智。

“她和我说:我们都是中国人,我决不敢以恶意来批评四川;我也不是喜欢传统话的人,说四川这不好,那不行。但我的良心却也不许我作阿谀取悦之言,说什么四川是天府之国呀,四川人民是中华民族的精华呀!我觉得数年来军阀恶政治和赤化分子暴乱的结果,不但使住在四川的人显得走投无路,并且在道德方面,在人生观方面,也似乎发生了许多不幸的影响。一个社会愈混乱,愈没有法纪,那么,那社会的原始人性也一定愈加发达。这可悲的情形到处都有一点,但在四川却更为显著。”唐九妹接着说道,“我在四川的所见所闻也处处坐实了她说的‘社会愈混乱,原始人性也愈发达’的看法。”

“她说特别令她感到震惊的是当地的纳妾现象,她深知这是中国的一个腐败制度,决不是四川所独有。但四川的情形却另有不同。在别的地方,妾的来源不外三处,那便是丫头,娼妓和贫苦女孩子。在四川,有许多阔人的所谓‘四太太’却是女学生,而有些女学生也绝对不以做妾为耻。她还说关于有些女学生的‘宁为将军妾,不做平人妻’的奢望,得到的报告太多了,可以说是一件讳无可讳的事实。她希望四川女学生当中优秀的,能想个法子来洗一洗这个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