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基督将军”也难懂(第3/4页)

“噢?为什么?”张孝准问道。

“我军的训练都是由将军自定计划,除按陆军课目正规训练外,加设拳击技术班、器械体操班,并编了《八百字课本》、《六百字课本》,供士兵学文化,同时还编了歌曲教全营唱。我军训练时是把要点编成歌曲教唱,使士兵易于通晓,便于记忆,以提高部队战斗力,减少战时的伤亡。”冯基善身边的副官这时回答道。

“是这样啊。”张孝准点了点头,仔细地听着战士们的歌唱。

“射击军纪重要,皆须确实施行。虽在敌火之下,务要坚韧沉着。力求发扬枪火效力,时常注意利用地形,时常注意利用地形……”

“战斗动作切要,兵士均须牢记:一闻前进命令,奋勇不顾敌火。战友伤亡取其子弹,如无命令不得顾之……”

“战斗时,重射击,杀敌为第一。选择地物,遮蔽身体,最忌是蚁聚。留神小排,指挥地域,不可擅离。攻击之时,切莫占据,难超之地,碍邻兵发枪击,要注意……”

“军人须知爱惜百姓,我之粮饷民所供。食民之膏衣民之脂,遇有祸患我们保。平内乱,御敌扰,不使百姓受苦恼。纪律严,名誉好,军民一体国之宝……”

“这首歌叫什么?”张孝准问道。

“这首歌叫做《爱百姓歌》。”冯基善笑着答道。“我在湘西的时候,新兵入伍,首先教他们一首《爱百姓歌》,使他们一当兵就知道军民是怎样的关系,那他们以后再不敢欺压良民。而这样军队便能得到民众的爱护。我想这个歌是有大作用的。有一次我军由常德开拔,在大雨滂沱中兵分五路前进,人马车炮肃静整齐,完全照着预定计划,平平安安到达目的地,后来遇见常德各界绅商,谈到那次我们开拔,地方百姓都不知道,还以为是平常的行军演习,口口声声地夸奖。在那时各地的军队中是难有的。我觉得国家养军队,责任就在保护人民。不惊扰百姓,只是守了本分而已,有什么可夸的?”

“是啊。”张孝准赞许地点了点头,“民拥军,军爱民,军民本为一体。”

此时两人走到了一处营地旁,在一间大教室里,一位军官正在给新兵上着课。

“现在我们讲‘防魔之道’——对化学武器的防护。”

“化学武器是一种杀伤性较强的武器,但是有矛必有盾,任何一件新式武器的产生,必然伴随着与之相对的东西产生。在化学武器发展并在战争中不断使用的同时,我们也积累了同化学武器作斗争的经验。此次欧洲大战中,德军在伊普雷首次毒袭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很重要的原因是英法联军事先毫无防毒准备。相反,1917年10月15日,在苏松东北地区,尽管法军对德军持续实施七昼夜的化学攻击,但由于德军重视对化学武器袭击的防护,在部队中预先装备了防护器材,结果没造成多大伤亡。我们从这些正反经验教训中,逐步总结和加深了对化学武器防护的认识,有了一套完整的‘防魔之道’。”

“我们首先讲‘慧眼识魔’——即如何识别化学武器袭击。”

“化学武器具有特殊的杀伤形式,敌人如果使用化学武器,必然暴露一些可疑征兆,我们通过观察判断,就可以及时发现,然后迅速采取各种防护措施,保障人员和物资的安全。”

“化学弹与普通杀伤弹在爆炸后产生的外观景象是不同的,炸裂的弹片大小也不一样,地上留下的弹迹更有明显区别。大家知道,化学弹的弹体内不仅装有炸药,但更多装的是毒剂。所以在形成的云团里,主要是毒剂蒸气和毒雾,只有少量的硝烟与灰尘。由于毒剂种类的不同,形成的云团颜色也不一样。而且各种弹药爆炸都会因战场上土壤的颜色对云团颜色有所影响。另外,化学弹的弹片大、数量少、棱角较钝。特别是持久性毒剂弹的弹片更大,一发毒剂炮弹只有几大块弹片。与此相反,普通杀伤弹在爆炸后弹片小、数量多、边角锋利。液体毒剂弹爆炸后,在弹坑附近有明显的液滴和潮湿现象;在雪地上会出现明显的有色斑点,时间稍长,即出现小孔。在水面上可见有色油膜等。液体毒剂弹在沙土地爆炸后,会因沙土的包裹难以辨认。固体毒剂弹会在地面上留下小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