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敲山震虎(第2/4页)

此时周冠笙还在继续着自己的演讲,贺文长和同学们全神贯注地听着他的讲义,并没有注意到,在窗外一棵树下,有一个人正用两只眼睛,盯着这位政治部主任。

周冠笙讲完了今天的课,轮到自由讨论时间了,一些军校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正在这时候,一个身穿灰色风衣的人从外面走了进来,他对一位军官悄悄地说了几句后,送给他一个白色的信封。军官摇了摇头,指了指墙壁上的挂钟,对他说只剩十分钟这堂课就要结束了。来人又向军官低声说了几句,只见军官的脸上现出凝重之色,他点点头,走上了讲台,来到了周冠笙身边,在他耳边轻声说了些什么。

看到这一幕,课堂上似乎出现了一阵微微的骚动。虽然周冠笙仍然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但他的脸色明显变得有些怪异,他抬起头,仰望着高高的天花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点了点头。

军官把灰衣人带来的信封交给了周冠笙。此时政治部主任的脸上仍然保持着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他拆开信封,抽出一张白色的信笺来,上面用他熟悉的大号字打印着:“请‘吾豪’火速前来。”信笺上没有署名,但却在下面印有一个坐在龙身上的罗汉的怪异图案。

周冠笙把信纸折好,装进口袋里,准备以后把它交回销毁。不远处站着的那个便衣正急不可耐地盯着他,象是催他马上就走。周冠笙在心里暗暗摇头,这个人看样子性子很急。要知道,不管是什么紧要的行动,并不差这最后几分钟。而他居然如此的急躁不安,这简直是干这一行的大忌。

难道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周冠笙的心里隐隐有种不安的感觉。

不太可能。

对现在的中国来说,对内和对外战争都已经结束了,国内各派政治势力相互达成了妥协,虽然各地的军阀对“废督裁军”多有不满,但也仅仅是不满而已,如今全国上下人心思定,哪怕有军阀想要象清末和袁世凯时代那样的举兵反抗,割据一方,也没有人肯听从了。尽管经历了一次席卷全国的“红色恐怖”,但中国的政局目前已经趋于平稳,红色革命家们已经没有了生存的土壤,可以说已经淡出了普通老百姓的视野。

想到自己曾经也是那些人当中的一员,周冠笙在心里禁不住发出了一声苦笑。

在旅欧游学的岁月中,年轻的周冠笙就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领导天赋和强烈的政治倾向。那时的他,成为了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随后与一些旅欧学生一起建立了巴黎共有主义小组,这是在中国布尔什维克政党成立以前在欧洲建立的第一个共有主义小组。

现在的他,却成为了布尔什维克最坚决的敌人之一。

周冠笙现在仍然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反对布尔什维克的原因,是因为他认为列宁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刻意曲解了马克思主义,并掩盖恩格斯晚年的理论研究成果,结果使马克思主义走上了邪路。

那么,会是什么事,要来惊动自己呢?

周冠笙继续回答着学生们的问题,他又看了一眼那个便衣,他身上表现出的不安表明,肯定是有事发生了。

下课铃响了起来,周冠笙起身向同学们行礼告别后,便在贺文长等人惊异的目光中,跟着那幽灵般的便衣警卫离开了。

校园外的大街上,一辆黑色的轿车正突突地作响。周冠笙钻进轿车的后排座,关上了车门。那便衣刚一钻进前门,司机便发动了轿车驶了出去。

周冠笙心里明白,向便衣询问毫无用处,同时也是不合惯例的。他现在是“正义之剑”的设计司司长,上校主任。对这个组织来讲,他的作用至关重要。望着车窗外那碧蓝的天色,他暂时放宽了心情。车子很快驶上一条笔直的大道。此时一轮红日挂在天空,周围满是各式各样的大楼,当中也有不少中国传统建筑。车子在柏油马路上飞快地行驶着,不一会儿便在民政局的门前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