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火种(第2/4页)

“小心着凉。”曦雪将他重新塞进了被子里,回头向杨朔铭深深一瞥,露出了一个欢愉的笑容。

“爸爸给我讲故事!”二儿子杨兆华在被窝里探出了身子,向杨朔铭张开了双臂。

杨朔铭笑着来到床前,抱了抱他,用手轻轻的抚摸着两个孩子的脸,心中满是温暖之意。

“天不早了,你想好了词儿没有?”黄韵芝笑着和曦雪对望了一眼,说道,“你要是讲不出来,今晚上他们可饶不了你。”

杨朔铭的故事,是孩子们的“睡前功课”之一。

杨朔铭呵呵一笑,此时听了母亲的话,两个孩子已经安静了下来,四只黑亮的大眼睛紧紧地盯着父亲,准备好了听讲。

杨朔铭看着两个儿子,寻思着今天晚上故事的题目。为了“寓教于乐”,他给孩子们讲的故事,除了传统的神话和传说,多数都是和科学技术有关的。

杨朔铭的目光不经意的落到了不远处的多宝阁上,在那上面的一个不大的格子里,赫然摆放着一柄印度传统式的用黄金和各色珠宝制作的精美的降魔法杵(用来镇宅辟邪的)。

这件精美华贵的宝物一下子带给了杨朔铭灵感,让他今天给孩子们讲的故事有了题目。

“你们知道印度这个国家吧?它位于亚洲南部,也是和咱们华夏一样的文明古国。早在距离现在的5000多年前,印度次大陆就已经有了远古先民,他们有着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印度有两部著名的史诗,一部叫做《摩诃婆罗多》,一部叫做《罗摩衍那》,内容广博,包罗万象,你们知道《西游记》里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吧?其实在《罗摩衍那》里,也有一位差不多和孙悟空一样的神猴哈奴曼,有学者说,这可能就是孙悟空的原型。”

“《罗摩衍那》这部史诗翻译成汉语的意思,就是《罗摩历险记》,讲的是英雄罗摩和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而《摩诃婆罗多》这部史诗的主要内容,是描写古印度婆罗多族的两个分支——俱卢族与般度族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规模浩大,许多国王和神灵分别参加了双方的战斗,其惨烈程度为世所罕见。根据历史学家考证,这场大战有一定的事实背景,很可能真实发生过。”

“就在最近几年,有些学者重新研读这部史诗,发现其中竟描述了多种高科技武器和飞行器。这些武器和飞行器远远超过了古诗产生的时代,甚至在今天看来也十分先进。”

“在古诗的描述中,有一种神所禁止使用的特别可怕的武器叫‘厄尼亚’,它是一种‘无烟飞弹’,在战场上无人能逃避这种武器的伤害。施放这种武器时的景象是这样的,‘它喷火,但没有烟,威力无穷。霎时间,烈风刮起,云雾翻腾。太阳似乎在空中摇晃、抛下大量灰尘和沙石……大地遭受烧灼,不断震抖。象群被高温烧焦,其它动物也倒地而死。烈焰翻滚。树木象遇见森林大火,成排倒下。密集的火舌不断象骤雨般地从四面八方落下。数千辆战车被毁掉……阵亡者的尸体被可怕的高温烧得残缺不全,如同烧焦的树干。在此之前,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可怕的武器……’”

“这是什么武器啊?这么厉害?”杨兆中立时被父亲的讲述带进了那个奇妙的世界当中,他亮晶晶的黑眼睛瞪得圆圆的,喃喃的问道。

“要知道,这部古印度叙事诗虽然定型于5世纪,但其中的英雄和战争故事是以约公元前1400年到公元前1000年之间的史实为根据的。书中所记载的史实比成书的时间要早近2000年。但诗中描述的情景却不可能是那个时代的事。”

听到杨朔铭的话,在一旁作陪的黄韵芝和曦雪的眼中也闪过了惊讶之色。

杨朔铭注意到了她们脸上的表情,不由得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