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鲜血浇灌的民主之花(第3/4页)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虽然这一次中国没有发生政权更迭的现象,而且正在进行民主选举,但人民所渴望的‘民主、自由、和平、安定’的局面并没有到来。国内各种政治势力围绕选举、组阁、制定新宪法等问题展开的斗争导致了新的示威游行;一些地方势力和利益集团对各自利益的争夺使得民主之路走得非常艰辛;而我们都知道,布尔什维克党人是不甘心就此失败的,因而中国国内的局势在短期内还难以平稳……”

“那么未来中国的政局将走向何方?稳定对于中国民众而言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还是近在咫尺的现实?对此,古德诺博士认为,这取决于外部干预的大小和内部妥协的程度。这是两个很重要的原因。如果外部势力介入越少,那么他们内部通过自己寻求解决办法,实现稳定可能就快一些;第二个就是中国内部各派政治势力能不能尽快地以国家大局为重,不是出于自己派别的考虑,而是出于整个国家利益的考虑。我们现在看到,谁能在这两个方面迈出快的步伐,谁就能在实现缓和走向稳定方面快一些。”

“在欧洲的战争结束,全球的经济并不很景气的环境下,中国及远东局势的持续动荡,将给该地区的经济活动带来相当不利的景影响。据统计,这一次的暴乱给中国造成了至少5000万美元的经济损失,中国的经济发展在未来两年将面临较大的压力。目前,一些受损严重省份的重建工作已经启动。尽快稳定地区政局,恢复经济增长,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中国的政治转型是否必然带来有效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发展策略,经过转型阵痛的中国能否真正走出困境,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振兴之路,还需要我们拭目以待……”

“那就是说,中国的情况其实远比我们预想的要好得多。”洛克菲勒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其实我一直都相信,那位财政部长先生,是会掌握中国的政局的。”

“不过,我希望他主持下的中国,能够少一些这样的事。”芭布丝将另外一张报纸递给了父亲,洛克菲勒接过报纸在桌上打开,他看着报纸上的大幅黑白照片,随手端起了咖啡杯喝了起来。

照片上,赫然是一个个被挂在绞刑架上的尸体,周围则是拍手欢呼的人群。

关于中国国内的好多血淋淋的新闻,就是这样被送到西方人的早餐桌上的,而西方人似乎也对此习以为常了。因为此刻芭布丝就对父亲看着这样的新闻还能喝下去咖啡而感到吃惊。

“这篇文章写的很好,而且引用了杰弗逊总统的名言。”洛克菲勒指着报纸上的文章,眼中闪过赞许的目光,“这是一个中国人写的,他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证明中国正在向文明国家迈进。”

芭布丝好奇的拿过报纸,避开那些令她感到心惊肉跳的照片,看起文字内容来。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民主之花难道非要用鲜血来浇灌吗?”作者的名字叫JU YUAN(即巨缘)。

“刚刚得知,布党的领袖们和他们的儿子终究还是没能逃过一死。这个消息刚刚发布,欢呼之声便响彻了整个中国。”

“我能够理解那些欢呼。这些人的确是政治流氓,他们的双手的确沾满了他们的同胞的鲜血。但理解不等于同意。纵然这些人罪该万死,但现在处死他们,我仍然不认为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如果他们是正在实施暴乱时被处死,抑或是在拘捕时被处死,我也会加额称庆。但问题是他们并非这样死的,他们当中的有些人,已经垂垂老矣,有的则年纪尚幼,而且他们身陷囹圄,彻底丧失了抵抗能力,已经不可能再加害于任何人。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在事实上还原为一个普通人了,手无寸铁,对现实世界不存在任何威胁性。作为普通的人们,他们的生命应该得到尊重。固然他们曾犯下滔天大罪,不清算不足以言正义。但失去权势而遭终身囚禁,对他们来说已经是莫大的羞辱,已经是最好的报应,又何必非要以剥夺他们的生命为代价呢?”